杨自权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就诊指南

人工关节置换要注意什么?

发表者:杨自权 人已读

中国网03-16 22:31 / 查看原文

用人工制造的关节代替疼痛且丧失关节功能的关节的方法。常用于髋及膝。制作人工关节的材料要求强度高、耐磨损、耐腐蚀、生物相容性好、无毒性。常用合金、碳素、微晶陶瓷及硅胶等。设计上要求仿生体形状并合乎生物力学。已用于全身各关节。置换的骨骼已有髋关节、膝关节、肱骨头、肘关节、椎体、骨盆、舟骨、月骨及桡骨远端等。人工股骨头柄还有光面型(需用骨水泥粘固)以及不用骨水泥的珊瑚面型。关节置换的适应症有骨坏死、粉碎性骨折脱位不能复位者、疼痛及活动障碍的骨关节病、僵直或活动困难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骨肿瘤等。置换术的并发症有假体松动、磨损或折断、深部感染、异物反应以及妨碍活动的软组织钙,下面赶紧和家庭医生在线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吧。

手术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或全麻的麻醉方法。使患者采用健侧卧位,手术切口全部为髋关节后外侧切口。常规方法显露并切开髋关节囊,将股骨头取出,用电锯在股骨小转子上方约1.5cm处将股骨颈截断,近端股骨显露后,锉磨股骨髓腔(依次用小号到大号的髓腔锉),试模,选择适合的假体,用骨水泥枪将骨水泥注射至骨髓腔,将股骨假体植入其中,将双极股骨头安装上,复位关节,头臼匹配后,局部冲洗,放置1根引流管于创口内,依次闭合切口,手术完毕。

术后处理

术后患肢保持中立、外展、外旋位,将软枕放置在两腿之间,避免患肢内收内旋。为避免感染的发生,手术开始前30min静滴抗生素,术后继续使用5~7d。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每天皮下注射5000U低分子肝素钙,连用7~12d。1~2d后拔除引流管。术后第1d指导病人训练踝关节主动伸屈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第2d起行训练患肢主动功能活动,1周后可床边站立,在助行器辅助下或家人搀扶下训练缓慢行走,2周后训练扶双拐下地活动,以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老年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骨折后,如何使老年患者病情尽快恢复,降低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率和死亡率,是骨科医生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以往采用的保守治疗或各种内固定手术法,但因病程长,长期卧床后易并发褥疮、肺部和泌尿系统的感染等,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的出现率较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尽管麻醉和手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高龄患者手术的安全性。

随着人工关节材料、工艺、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人工关节置换术广泛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国内的研究表明[2],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首选的治疗方法是人工关节置换,因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大幅度降低死亡率,能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早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确实,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大多合并多种慢性疾患,但只要有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做保证,患者一般均能顺利治愈。所以,从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来看,年龄已不再成为手术禁忌。也正如此,只要无其他明显手术禁忌,术前做好全面系统的检查和有效的内科治疗,宜早期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只要加强术中、术后监护,一般可安全渡过围术期,保证其身心健康。

老年股骨颈骨折发生的因素之一是骨质疏松,如果发生骨折一般生活不能自理,会使患者出现较大的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创伤和痛苦。同时,长期卧床并发褥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不仅带来高额的医疗费用,还可以增加死亡率。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优势在于快速恢复髋关节功能、早期下床活动、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率等。麻醉和手术前应扩充血容量,采用对机体生理少干扰、少并发症的持续硬膜外麻醉的方法,少量多次给药,持续低流量给氧,以减少手术对病人的影响。手术时,要严密观察血压变化,进行动态心电监护。

手术入路一般为髋关节后方或髋关节后外侧,因其对髋部肌肉破坏少,出血量少,方便顺利植入假体。因老年人一般合并骨质疏松,为减少髋腔扩大时出血量较多,一般只将髋腔狭窄的局部扩大即可。假体植入其中时,髋腔应全部用骨水泥填置,尤其适宜老年患者。术后,经临床观察和随访,如假体无松动和下沉,疗效较为满意,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2~3周可下地扶拐练习功能[3]。

要合理确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适应证:

(1)年龄在70岁以上,合并较严重的慢性疾病,较差的手术耐受性者;

(2)伤前有较小的活动量,较差的行走能力,体质量较小,而髋臼正常者;

(3)伤前患肢部分功能障碍者;

(4)预测患者骨折后寿命

精彩推荐

看完这个,南方人窃喜北方人流泪。。。

应用专享小道经方11小时前

吃什么降血压 老年人常吃它血压稳

应用专享中国网11小时前

推广04-13


本文是杨自权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