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葛孝忠 人已读
凡替换人造心脏瓣膜的病人,术后均需抗凝治疗。血栓栓塞和出血是人造心脏瓣膜替换术后抗凝不当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掌握适当的抗凝治疗,是巩固瓣膜替换术后的疗效与病人安全的保证。心脏瓣膜替换术后最常用口服抗凝药是华法林钠,因此应用此药应注意以下问题:
1.换机械瓣后应终身抗凝治疗。每天定时服药,一般情况下,不可随便停服。生物瓣抗凝治疗3-6月后逐渐减量,1-2周内
停完。
2.华法林钠片具有较强的抗凝作用,成人常用口服维持量一日2.5-5mg(可参考凝血酶原时间即PT调整剂量使国际标准值
即INR值达1.5-2.5,或正常人PT对照值1.5-2倍内),年老体弱、低体重及糖尿病者减量。若低于1.5倍,应适当增加
剂量;高于2.5倍,适当减量。调整剂量一般在加减1/4片。调整用量后24-36小时每天复查一次PT,直至调整到1.5-2倍
时为止。一般无特殊情况下每隔1-2月到就近的大医院抽血检查一次PT,作为调整用药量根据,保证抗凝的稳定。
3.INR值维持的范围 生物瓣: 1.5-2.0
机械瓣:主动脉瓣 1.8-2.0
二尖瓣瓣 2.0-2.5
三尖瓣 2.5-3.0
4.不良反应:过量易致各种出血。早期表现有瘀斑、紫癜、牙龈出血、鼻衄、伤口出血经久不愈、月经量过多等。出血可
发生在任何部位,特别是泌尿和消化道。肠壁血肿可致亚急性肠梗阻,也可见硬膜下颅内血肿和穿刺部位血肿,甚至有
脑溢血可能。偶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瘙痒性皮疹,过敏反应及皮肤坏死。大量口服甚至出现双侧乳房坏
死,微血管病或溶血性贫血以及大范围皮肤坏疽等。
5.个体差异较大,尤其术后2个月内,每1-2周监测PT、APTT、INRT等,并依据凝血酶原时间、INR值调整用量。治疗期间还
应严密观察口腔黏膜、鼻腔、皮下出血及大便隐血、血尿等,用药期间应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操作,择期手术者应停药7
天,急诊手术者需纠正PTINR值<1.5,避免过度劳累和易致损伤的活动。
6.一般外伤出血可采用局部压迫止血;若发生无其他原因轻度出血,或凝血酶原时间已显著延长至正常的2.5倍以上,应即
减量或停药。严重出血可静注维生素K110¬20mg,用以控制出血,必要时可输全血、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
7.已婚的育龄妇女应药物避孕三年。三年后如愿意怀孕,应与本院联系,制定怀孕后保健具体措施。如已怀孕,应尽早与
本院联系,采取安全措施。服用抗凝药物后,妇女一般经量不致增多,如因某种原因异常增多,可减量服用1-2天,但不
可停药。待月经一过,逐渐恢复原来服用剂量。
8.药物相互作用:(1)增强抗凝:阿司匹林、水杨酸钠、胰高血糖素、奎尼丁、吲哚美辛(消炎痛)、保泰松、奎宁、利
尿酸、甲磺丁脲、甲硝唑、别嘌呤醇、红霉素、氯霉素、某些氨基苷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苯碘达隆、西米替丁、氯贝
丁酯、右旋甲状腺素、对酰氨基酚、酒精等。(2)降低抗凝:苯妥英钠、巴比妥类、口服避孕药、雌激素、考来烯胺、
利福平、维生素K类、氯噻酮、螺内酯、扑痛酮、皮质激素等。(3)不能合用:盐酸肾上腺素、阿米卡星、维生素B12、
间羟胺、缩宫素、盐酸氯丙嗪、盐酸万古霉素等。(4)本品与水合氯醛合用,其药效和毒性均增强,应减量慎用。
维生素K吸收障碍或合成下降也影响本品的抗凝作用。
9.病人术后的饮食可干扰华法林钠的抗凝作用,特别是经常吃菠菜、番茄、菜花、鲜豌豆等蔬菜量较大,或经常吃较多的肉
食如猪肝,或水果等,因这些副食品中含维生素K较多,可使PT减短。但在抗凝调整阶段以后,正常饮食和生活习惯中,
饮食对抗凝影响并不重要。避免酗酒、暴饮暴食及剧烈活动。
10.其他:出院后根据情况服用地高辛、利尿剂3-6月。术后半年要到医院全面复查,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用药。
本文系葛孝忠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葛孝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6-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