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周正飞 人已读
一年前,一位求治于我的54岁男性患者,因肠梗阻、便血等症状而入院。
患者的病史典型而又复杂。
近5年前,患者因乙状结肠癌而于X省肿瘤医院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病理未见淋巴结转移。术后予以6个周期的化疗(FOLFOX6)。
3年前,患者因左侧输尿管处肿瘤复发浸润而于X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镜左侧肾输尿管切除术”。病理示输尿管及周围肌层受累。术后更改化疗方案(XELOX/3周期;FOLFIRI/3周期)。
近2年半前因结肠癌膀胱内黏膜转移而再次于该院行膀胱镜下切除术(TUR-BT)。术后三周开始施行腹盆腔的放疗。
近1年半前因进食后腹痛、腹胀,排气、排便困难,而于X省肿瘤医院再次行肠镜检查,发现原吻合口狭窄,先后植入肛管、肠内支架等处理,症状无明显改善。CT等检查发现,“肠梗阻,以小肠梗阻为著;腰五椎体前方软组织团块,与腹膜后血管及肠管分界不清”;“左腰部腹壁软组织影”;“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结肠癌双肺多发转移”。
继之患者于北京某中医院经中药灌肠、膏药外敷等处理,症状未见好转,且出现多次便血、黑便。
因此,患者遂以“消化道出血;肠梗阻;乙状结肠癌术后;化疗、靶向治疗后;腹盆腔放疗后;腹盆腔转移;双肺转移”等诊断入院。
此时的患者,很明确的晚期结肠癌表现:典型的恶液质,极度消瘦;严重贫血、低血压,需要升压药维持血压;不全性肠梗阻,腹痛严重,间断恶心、呕吐…
此种状况,勉强维持治疗,完全无可厚非:只是患者的生命基本上以小时计。
然而,面对患者本人的求生欲望、家属坚定积极的态度,我决定尽力为他解除痛苦,至少要帮他提高生活质量。
经过准备,几乎就在一年前的今天,开始了一场艰苦的手术之旅。
术中发现,患者降结肠、直肠、腹膜后部肿瘤,侵及部分近端空肠、末端回肠,并分别造成梗阻;肿瘤浸润腹主动脉、左侧髂总动脉、髂内外动脉始部及动脉周围椎体部软组织;因放疗等原因,完全无法与动脉与其周围组织分离。
此时仍有足够的理由放弃进一步手术。
但对于患者,那无异于死刑判决。
经过反复评估及考虑,最终选择了“部分空肠、部分回肠及盲肠、部分降结肠及直肠、腹膜后肿瘤及部分腹主动脉及髂动脉壁等整体姑息性切除术”,手术耗时12小时。
切除动脉壁含瘤组织长度范围在15公分左右,用步步惊心形容毫不为过:因为一旦出血,这种动脉壁组织将很难缝合止血,其风险性不言而喻。彼时术者的压力之大可以想见。
术后20天,患者康复出院。
一年来,患者多次返院复查,虽无其他治疗,但状态出奇的好:饮食、排便(降结肠造瘘)、活动如常,体重明显恢复,大部分时间完全看不出他的疾病状态!
近日患者因左侧原腰腹壁的原包块造成疼痛不适而再次求治入院。
希望能再次帮助到他!
图为术前肠镜:可见植入的金属支架。
本文是周正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7-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