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星亮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什么是抗核抗体

发表者:石星亮 人已读

临床检验项目中有一项检查名叫“抗核抗体(ANA)”,很多患者都对这个指标很陌生。究竟医生为什么要检测这个指标,而抗核抗体阳性又说明什么?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以下什么是抗核抗体。

人体是由许许多多的细胞构成,细胞又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而这里要说的“抗核抗体”,顾名思义就是针对细胞核的抗体。那为什么身体会针对细胞核产生抗体呢?因为细胞核的成分复杂,其中某些成分与一些微生物的结构相同,身体受到类似刺激后,有时候会误将这些物质当做有害物质,产生抗体来与之对抗。这些抗体与细胞核里的物质结合后,就会产生一系列反应,最常见的反应是引起炎症。试想一下,如果身体里面有很多针对自身细胞核的抗体,自身免疫系统就会乱套,组织器官就会发炎、损伤。因此抗核抗体阳性说明身体有针对自身的抗体,需要重点排查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临床上可以进一步检查抗核抗体谱,进一步了解究竟这些抗体是针对DNA,还是组装DNA的蛋白,或是其他细胞成分,从而更容易明确诊断。例如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等就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比较特异,而抗Scl-70抗体就提示系统性硬化症,抗JO-1抗体则提示多发性肌炎可能。

是否抗核抗体阳性,就一定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呢?答案是:不一定。有研究表明,从身体产生抗核抗体,到身体出现症状,需要好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因此,如果单纯检查出抗核抗体低滴度阳性,又没有什么症状,是不能诊断自身免疫病的,也不需要过多的干预,定期随访就行了。另外,正常老年人、某些感染疾病也有可能引起抗核抗体阳性,这时候我们需要综合的考虑才能做出判断。

本文是石星亮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