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患上2型糖尿病有什么方法能治疗
发表者:戴晓江 1075人已读
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数的90%,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一大杀手,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那么患上2型糖尿病有什么方法能治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我院的专家戴晓江主任来为我们讲解一下。
2型糖尿病目前是最严重而且危害性最强的一种慢性疾病,不过以目前的治疗水平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已经逐步走向成熟。说起治疗2型糖尿病我们得从它的病因入手。到底哪些因素引起2型糖尿病的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2型糖尿病的因素:
遗传因素
举世公认,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在糖尿病Ⅰ型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50%,而在糖尿病Ⅱ型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Ⅰ型。
精神因素
近十年来,中、外学者确认了精神因素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肥胖因素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有基础研究材料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自25岁至75岁,肌肉组织逐渐减少,由占体重的47%减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此系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摄食过多
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素β细胞负担过重,而诱发糖尿病。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
等等还有许多种不良的生活习惯都是引发2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对此我们有什么方法能治疗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这是糖尿病内科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可根据自身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副作用小、疗效高的降糖药使用。多吃药不好,俗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毒”不管是什么降糖药物大多有一定副作用,使用时必须注意说明书中注明的用法、剂量、禁忌症和注意事项,以免误用。
饮食治疗:
这是每个患者都需要掌握的基本措施之一。每日摄取的总热量及营养成分一般要根据自己的体重和体力活动强度来制定。另外,还应限制酒精、食盐、高胆固醇食物、脂肪和食糖的摄入。
运动治疗:
运动也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之一。应根据自身年龄及体质,每日坚持适宜强度的运动和锻炼,如散步、体操、打太极拳等。有规律的运动不仅能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及血脂水平。但应注意空腹时运动易导致低血糖,应在餐后30分钟进行。
胃转流手术治疗:
胃转流手术是通过改变食物在胃肠道的流经途径来干预糖及脂肪的代谢,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并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改善胰岛功能,使发生紊乱的糖代谢得到纠正从而治好糖尿病。
胃转流手术降血糖的两种机制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两个:
第一是胰岛功能的修复作用;重建胃肠道激素的胰岛修复,胃肠激素的省立作用是调控胰岛功能,而糖尿病患者存在胃肠激素调节胰岛素功能障碍。手术后,远端小肠仍然有食物通过,此处小肠分泌的激素具有降血糖作用,如胰高血糖素样态-1.而远端胃,十二指肠和近端小肠没有食物通过,此处分泌的激素有升血糖的作用。
第二是胰岛的减负荷作用;即人体的重量越重,所需的能力就越多,所需的胰岛素自然也就越多。其原因:葡萄糖是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而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因此,葡萄糖的释放能量过程必然离不开胰岛素,当人为的控制了糖分的吸收后,机体所需的胰岛素量也随之减少,胰岛素的供需矛盾得到缓解,有助于血糖水平控制。
胃转流手术治疗,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是很好的选择,可以去除胰岛素抵抗、治愈糖尿病,让患者摆脱终身服药,还可以帮助患者减肥,一举两得效果突出。
【注】戴晓江,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委员会委员
擅长各种减重及糖尿病手术。师从我国著名的微创外科、肥胖症专家郑成竹教授;在微创手术治疗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方面,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工作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治疗水平居国内先进列。发表论文20余篇,SCI3篇,参编临床专著三部。先后主持参与省部级基金5项,进行糖尿病外科治疗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同时参与亚太地区肥胖及代谢外科医师协会多中心合作重点项目《亚洲糖尿病外科治疗多中心实验研究》
新浪微博:晓江医生
本文是戴晓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7-07-24 17:40
网上咨询戴晓江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