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踝部骨折
发表者:聂光华 人已读
由内踝、外踝和胫骨下端关节面构成踝穴,包容距骨体。
临床较为多见,日常生活或运动场上均易发生
约占全身骨折总数的3.92%,其发病率占各个关节内骨折的首位
多由间接暴力引起,以扭转暴力为主,如外翻、内翻或外旋等;也可合并垂直暴力
分类:
1.外翻骨折:受伤时踝部极度外翻。分为三度:
I度:内踝横断骨折。
Ⅱ度:双踝、内踝横形,外踝斜形骨折,伴踝关节向外半脱位。
Ⅲ度:双踝骨折,下胫腓韧带断裂,距骨脱位更明显。
2.内翻骨折:受伤时踝部极度内翻。分为三度:
I度:腓骨下端横形骨折。
Ⅱ度:腓骨横形骨折,胫骨内踝斜形骨折或垂直骨折,伴距骨向内半脱位。
Ⅲ度:在Ⅱ度损伤基础上,伴胫骨平台塌陷骨折。
3.外翻外旋形骨折:足外旋时暴力作用于外踝。分为三度:
I度:单纯内踝横形骨折或单纯腓骨下端螺旋形骨折或斜形骨折。
Ⅱ度:双踝、内踝横形骨折,腓骨下端或中、上端段为螺旋形骨折,伴踝关节向外半脱位。
Ⅲ度:三踝骨折,伴距骨向外、向后移位。
4.内翻内旋骨折:受伤时踝部极度内翻内旋位,距骨挤压内踝,踝侧副韧带牵拉外踝形或骨折。分为三度:
I度:单纯内踝斜形骨折。
Ⅱ度:内踝斜形骨折、外踝横形骨折,伴距骨向内半脱位。
Ⅲ度:双踝骨折,伴距骨向后方脱位。
5.垂直压缩骨折:以垂直压缩暴力为主,造成胫骨前后关节面或整个关节面压缩骨折。
手术目标
骨折脱位解剖复位,并维持至骨折愈合
恢复踝关节稳定性(骨性结构与韧带结构),以便于早期功能锻炼
康复训练以恢复良好的踝关节功能
本文是聂光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7-10-19 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