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高岳_好大夫在线
1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就诊指南

「小便次数增多」,在家先给自己做个初步诊断

发表者:张高岳 人已读

正常成人白天排4-5次尿,晚上0-1次,有尿意的时候能解出300ml尿液(易拉罐),感觉胀的时候达到500ml(矿泉水)小便次数增多,即排尿次数较以往频繁如果排尿次数增多且每次尿量很少,可称为尿频注意:正常大量饮水也会使排尿次数增多且每次尿量很多,称为多尿,是正常生理现象,尿量的多少可作鉴别)往往到处求医,心生恐惧,如果在出现不适之前就对尿频有个充分的认识那该多好。这会我就带你去认识尿频,让你在家就能先给自己做个初步诊断

如需帮助点击链接咨询我嘉兴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张高岳医师(点击打开);

1泌尿道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

泌尿道感染是引起尿频最常见的原因。正常情况下,从肾脏生成的尿液会通过输尿管汇入膀胱这个储尿器官,尿液储存的尿液只有到达一定量后,排尿中枢接收排尿信号,产生便意、排尿行为。当细菌等侵入泌尿系统后,膀胱粘膜就可能充血、水肿,膀胱会变得过度敏感,排尿中枢也一直处在兴奋状态,少量尿液就可以引起尿意。由感染导致的尿频往往合并还尿急、尿痛(三者统称膀胱/尿道刺激症

注意:如果是单纯的泌尿道感染,一般检查尿常规即可确诊,首选头孢类、或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片(但切记青少年儿童、备孕和孕妇禁用)、呋喃妥因肠溶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一般吃一种药就足够了,绝大多数可以在3-5天治疗后就看不到细菌,尿频等症状也会有所改善,但此时切莫欢喜停药,应乘胜追击,继续服用一个疗程1-2周的抗生素,彻底消灭残敌。绝经后的女性可以局部加用雌激素。切记勿凭借简单的症状来自我诊断为泌尿道感染盲目服用抗生素,但这其中很多人效果不佳,就应该考虑可能是自己的诊断出现了失误,及时就诊

2前列腺增生

尿频、夜尿3-5次起夜且年龄在50岁以上的男同时伴有排尿前等待时间正常排尿应该在1分钟内完成、尿线细的症状,很有可能是前列腺增生。男性的前列腺位于膀胱下方,如果前列腺增肥大,就像水闸被堵牢了,就会阻碍膀胱的正常排尿,每次排尿膀胱都要卯足了劲儿地把尿液挤出去,导致负责储水、放水的膀胱肌肉增厚、过度收缩(代偿性排尿,属人体自身调节,时间长了膀胱就会疲劳,有力的括约肌都成了僵硬化的肌小梁、憩室,膀胱舒张、收缩功能减弱)正常情况下只能排光部分小便,导致残留在膀胱里的小便(残余尿)增多(残余尿>60毫升),始终感觉尿不干净,引起了尿频。当梗阻更加严重,膀胱肌肉用尽力气时,患者可能出现突然排不出尿的情况(尿潴留)。

注意:1)前列腺增生如果只是单纯的小便次数增多,同时生活质量尚未受到明显影响的患者可以采用观察等待,或者服用一些缩小前列腺、改善排尿症状的药物(坦索罗辛、特拉唑嗪、多沙唑嗪等有代表性的a受体阻滞剂,建议临睡前服用,这样可以降低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非那雄胺、度他雄胺等5a还原酶抑制剂,对于相对年轻的患者以及有性功能需求的患者应谨慎用药),但要按照要求定期随访,如等待期间出现症状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2)中/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症状已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者可选择手术治疗,尤其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拒绝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外科治疗,目前主流手术方式差别不大;(3)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宜早不宜迟,如果膀胱功能已经受损,即使手术治疗打通了通道,小便次数增多的症状也无法改善;(4对于50岁以上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建议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前列腺癌。

3、尿路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末端结石

当膀胱内或输尿管末端入膀胱处有较大结石时,膀胱里的结石会随着人体移动在膀胱腔内活动,刺激膀胱粘膜,造成类似排尿刺激,诱发排尿反射;输尿管末端结石就如咽中梗刺,吐之未果,难以下咽,反复刺激膀胱舒张、收缩活动,但往往也是输尿管结石主动排石即将成功的好讯号。尿路结石引起的尿频等膀胱刺激症状通过泌尿系B超即可鉴别。

注意:早期膀胱结石症状不明显或者阵发性发作,往往被忽视,特别是中老年男性罹患膀胱结石,病因往往是前列腺增生引起;长时间输尿管结石的滞留会损伤输尿管形成狭窄等不良因素,请及时治疗;此外,膀胱结石长期在膀胱腔内移动,刺激膀胱粘膜,导致反复粘膜炎症,长此以往,诱发粘膜细胞恶变从而发展为膀胱癌。

4神经源性膀胱

患者既往有外伤史尤其是头颅、脊柱外伤,或者相关部位的手术,或发生过脑血管意外、颅脑肿瘤、脊髓病变等神经系统损害。随后出现尿频,很可能是神经源性膀胱。这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影响了膀胱储尿和排尿的神经调控。这类患者除了排尿异常外,还可能有便秘、失禁等肠道症状。

5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其实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其不适表现与尿路感染类似,均有尿频、尿急,所以很容易相互混淆。但不同于尿路感染的典型尿频、尿急和尿痛症状外,膀胱过度活动症最明显的症状是尿急,通俗的说就是尿意感非常强烈,不能延迟,常伴有尿频和急迫性尿失禁,一般无尿痛。OAB往往没有尿路感染,无明确的病因,可能与男性高体重指数(BMI女性绝经、经阴道分娩、多次分娩有关。最简单的初筛办法就是观察24小时内排尿次数,如果24小时内排尿次数大于或等于8次、夜尿大于或等于2次就得考虑检查,这有可能就是膀胱过度活动症,这是你需要重视并建议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啦。

注意:当然OAB治疗的目标也很简单,因为其疾病本身就是一系列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所以治疗的目标就是缓解症状。患者在确诊后接受治疗的时间越早,越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初期治疗一般至少应用M受体拮抗剂2周以上方可达到最佳疗效。OAB患者除了药物治疗以外,也可以通过一些行为训练来改善尿失禁的情况,比如,原本是30分钟就要上一次厕所,患者可以下意识的适当的推延上厕所的时间,变成3540分钟再去。盆底肌训练(凯格尔训练)来改善尿失禁的情况。要想预防OAB必须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精神情绪紧张,少吃辛辣的食物,不吸烟,还要控制好自己的体重。同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一样,OAB需要进行长期的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

6、药物

常见引起排尿次数增多的原因有糖尿病高血压、利尿药物的使用等,应注意区分鉴别。

7、膀胱肿瘤

膀胱容量有限,如果膀胱内生长了实质性的肿瘤,就减少了膀胱的尿容量,使得膀胱的有效容量减少,从而引起了尿频。这种尿频大多合并血尿,也可通过继发感染引起尿频、尿急、尿痛。可通过相关B超、膀胱镜等检查方式发现,确诊则要做病理活检。

8、泌尿系结核

泌尿系结核大多继发于肺结核。结核病变主要侵犯肾脏引起肾结核,但往往蔓延至膀胱时才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尿频、尿急、血尿或脓尿,可伴有低热、体重减轻、乏力和贫血等。

9、其他

此外,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等精神因素;手淫过后的前列腺充血水肿等均可导致尿频,但持续时间比较短,可自行康复

本文是张高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