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林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典型病例

发热43℃,是真的吗

发表者:张松林 人已读

“大夫,我儿子这几天反复高热,一天高热43℃好几次,在我们县人民医院住院2天,还是反复烧,我们听说河南省儿童医院好,就赶紧来了,快好好给我们检查检查,我儿子反复高烧,到底怎么了”,这是3月30日发生在河南省儿童医院东三街医院呼吸科二病区的一幕。

原来这是一名来至驻马店市泌阳县的9岁男孩杨某某,孩子反复高热,妈妈就带着儿子来到河南省儿童医院就诊,后收住到东三街院区呼吸科二病区,当天接诊的是呼吸科张松林主治医师。孩子妈妈说:“孩子这几天反复高热,有时会烧到43℃”,张大夫当时就是一愣,反问家长:“是烧到40.3℃吧?,一般见不到烧到43℃的体温呀”。家长说:“就是43℃,体温计烧到头还过了一点呢”,张大夫又反问道:“你是不是体温计测量错了?”,家长说:“我没有量错呀,在我们县医院,有好几次都是烧到43℃,当地大夫就是让我们转院来河南省儿童医院的”,听到家长这么坚定的回答,张大夫也只能作罢。

孩子有些咳嗽,入院后经过详细的查体、抽血化验及其他辅助检查,行胸部CT提示有支气管肺炎,其余验血等检查基本正常,但张大夫根据丰富的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体温发热至43℃,实属少见,况且不能用孩子目前的肺炎解释他发热43℃,因为一般患儿肺炎发热很少能超过42℃的。住院第二天,孩子妈妈再次拿着体温计找张大夫说:“张大夫,我儿子现在又烧到43℃了,怎么办呀!快给我们想想办法吧”,孩子妈妈看上去很焦急不安。这时,张大夫就立马去病房查看患儿,但张大夫惊奇的是,患儿正躺在床上悠闲地玩着手机游戏,毫无高热痛苦的表情,伸手摸摸患儿的额头,一点也不烫,张大夫就立刻再给患儿测个体温,36.4℃,前后不到十分钟,患儿体温从43℃降到36.4℃,怎么可能?但孩子妈妈坚持说:“我刚才量的就是43℃呀,刚才的体温计,你不是也看了吗,我感觉也奇怪呀”。但,这时张大夫就怀疑,孩子妈妈测的体温肯定有问题,于是告诉孩子妈妈并告知全科值班医生,今后只要患儿发热,让患儿去医生办公室,由值班医生给患儿亲自看着测体温。更奇怪的是,至从张大夫出了这个规定后,家长没有找大夫量过1次体温,患儿再也没有发烧,直到出院,体温一直非常正常。这到底怎么回事呢?问题是出在孩子身上还是出在妈妈身上,还要进一步查明。详细询问孩子和妈妈后得知,每次体温都是孩子妈妈量的,这样基本可排除孩子捣鬼的问题。但再三追问患儿妈妈,是不是体温计量的方法不对,把体温量错了,或者家长故意而为,但孩子妈妈都一一否认,而且语气一直很坚决,她说:“我没有捣鬼,我何必难为我自己呢?”

后来,住院6天后孩子出院了,出院时孩子体温正常,一切生命体征未见异常,家长千恩万谢,顺利出院。遗憾的是,发热43℃,是真的吗?这个谜底仍未揭开。但笔者认为,发热43℃,这个患儿基本不可能。你见过发热43℃,还可以悠闲地躺在床上玩手机游戏的吗?你见过发热43℃,前后不到十分钟,体温迅速降至36.4℃的吗?种种蛛丝马迹,值得我们去怀疑!

“百草回芽,百病发作”,意指若患有宿疾者,当心春天旧病复发,一些过敏性疾病、哮喘冠心病、偏头疼等最为常见,尤其是精神病患者在气温多变的春天最易发作。本病例,患儿发热43℃,是真的吗?疑点重重,患儿妈妈是否有精神疾患,值得我们深思。虽然事情已过去半载有余,今天回想一下这个典型病例,感觉还是很有意思,真相扑朔迷离。但不管怎样,提醒广大患者朋友,有病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能隐瞒病情,更不能讳疾忌医,相信当你有疾病困扰时,相信医生是你最好的朋友,相信河南省儿童医院可以为你排忧解难,相信美好的春天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本文是张松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