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发现肺结节,患者及家属请不必恐慌

发表者:陈伟 人已读

本文摘自上海长征医院号称医学影像界“神眼”的肖湘生教授关于对肺结节的处理原则。


“近年来,由于CT的广泛应用,发现了过去拍胸片难以发现的肺小结节,这些肺结节中有一部分是肺癌,但因为良恶性肺结节鉴别比较困难,加上部分医生处理不规范、解释不准确,以致有些人误以为肺结节就是肺癌,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程度的恐慌。


肺结节基本上由影像学检查发现,<2 cm的肺小结节主要由CT检查发现,所以,肺结节本应由放射科(影像科)作出诊断,再交有关科室治疗。遗憾的是,目前相当多医院的放射科医生对肺结节不作出明确肯定的诊断,诊断报告常常模棱两可,造成患者及其家人恐慌。


放射科医生为什么不作出肯定诊断呢?


主要原因有:


1、客观上,肺结节鉴别诊断相当难。肺结节种类很多,各类肺结节表现十分相似,区别它们很不容易,结节越小,诊断越难,误诊率很高,目前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初略估计误诊率大约40%或更高。


2、重治疗轻诊断的观念仍然起重大作用。例如:诊断收费越来越低,上海CT收费仅170元,使得医院只能对患者进行最简单的扫描,对肺部的小结节根本不能作出明确诊断。


3、医疗环境所迫。因为经验再丰富的放射科专家也不可能在诊断上永远不错,而在中国,一旦被认定是错误就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因此给予不肯定的诊断既省事又安全。


以上文字节选自肖湘生教授的精彩总结。

下文为肺结节Lung-RADS分级解读


Lung-RADS

0(不定类别)需增加肺癌CT筛查和/或与先前的胸部CT检查对比;

1(阴性):无结节和确定为良性的肺结节(含良性钙化或脂肪)

恶性概率:小于1%;处理原则:12个月内继续年度低剂量胸部CT筛查。

2(良性表现或良性生物学行为):大小或直径无增长,发展为临床侵袭性肺癌的可能性低。

  • 实性结节< 6mm,新发现结节< 4mm;

  • 部分实性结节:基线筛查总直径< 6mm;

  • 非实性结节(磨玻璃样结节)<20mm或者≥20mm 且无变化或缓慢生长,3或4级的肺结节≥3个月无变化。

恶性概率:小于1%;

处理原则:12个月内继续年度低剂量胸部CT筛查。

3(良性可能性大):短期随访可能为良性的结节,包括侵袭性肺癌可能性低的结节。

  • 实性结节:基线测量≥6mm,但<8mm或新发结节4mm至<6mm;

  • 部分实性结节:总直径≥ 6mm其中实性成份<6mm或新发结节总直径<6mm;

  • 非实性结节(磨玻璃样结节):≥20mm 或新发。

恶性概率:1-2%;

处理原则:6个月内低剂量胸部CT筛查。

4(可疑恶性):附加的诊断实验和/或组织标本提示

4A:

  • 实性结节:基线测量≥8mm但<15mm或增长<8mm,或新发结节6mm至<8mm;

  • 部分实性结节:≥6mm其中实性成分≥6mm但<8mm;新发或增长实性成份<4mm;

  • 支气管结节;

恶性概率:5~15%;

处理原则:3个月低剂量胸部CT筛查;存在≥8mm的实性成分时需PET/CT检查。

4B:

  • 实性结节:≥ 15mm或新发或增长,≥ 8mm;

  • 部分实性结节伴以下情况:部分实质结节内部的实质部分≥8mm或新发或增长实质成份≥4mm;

恶性概率:大于15%;

处理原则:胸部CT增强或平扫;根据恶性的概率和并发症,选择性进行PET/CT和/或组织活检;存在≥8mm的实性成分时,需进行PET/CT检查。

4X:具有额外特征的3或4级结节或影像发现增加恶性倾向的结节。

恶性概率和处理原则:同4B。

S(其他):具有临床意义或潜在临床意义的发现(非肺癌);

处理原则:针对特别发现采取相应处理策略。

C(既往诊断肺癌:对回归筛查且既往诊断为肺癌患者的修正。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8-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