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程永毅 人已读
前列腺癌病因尚未查明,可能与遗传、食物、环境、性激素等有关。前列腺癌患者主要是老年男性,高峰年龄为75~79岁,达30%之多。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症状 进行性排尿困难,偶有血尿。
2、体征 肛门指(DRE)诊前列腺硬,有节结,活动度差,周围境界不清。大多数前列腺癌起源于前列腺的外周带,DRE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都有重要价值。考虑到DRE可能影响PSA值,应在PSA抽血后进行DRE。
二、辅助检查
1、实验检查:血PSA。PSA检测应在前列腺按摩后1周,直肠指检、膀胱镜检查、导尿等操作48小时后,射精24小时后,前列腺穿刺1个月后进行。PSA检测时应无急性前列腺炎、尿潴留等疾病。
2、器械、形态、功能检查:B超、MRI、及前列腺穿刺活检。
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最可靠的检查。
前列腺穿刺指征:
(1) 直肠指检发现结节,任何PSA值。
(2) B超发现前列腺低回声结节或MRI发现异常信号,任何PSA值。
(3) PSA>10ng/ml,任何f/t PSA和PSAD值。
(4) PSA 4~10ng/ml,f/t PSA异常或PSAD值异常
三、诊断依据
1、直肠指检可以发现前列腺结节,坚硬。超声可发现前列腺内低回声病灶及其范围。
2、前列腺癌常伴有血清PSA升高,极度升高多数有转移病灶。
3、CT及MRI对诊断前列腺癌的范围有重要意义。
4、全身核素骨扫描可早期发现骨转移病灶。
5、前列腺癌的确诊依靠经直肠针吸细胞学或经会阴穿刺活组织检查。
【治疗】
一、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肿瘤有无转移以及预期寿命综合判断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
1、前列腺增生手术时偶然发现的I期癌一般病灶小、细胞分化好可以不做处理,严密随诊及睾丸切除。对于观察等待的病人密切随访,每3个月复诊,检查PSA、DRE,必要时缩短复诊间隔时间和进行影像学检查。对于DRE、PSA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展的患者可考虑转为其他治疗。
2、局限在前列腺内的Ⅱ期癌可以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为外科微创手术的精典。
3、第Ⅲ、Ⅳ期癌的内分泌治疗为主,行睾丸切除术,必要时配合抗雄激素制剂,可提高生存率。
本文是程永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