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中耳炎耳鸣相关
发表者:彭炜 人已读
案例一:4岁的乐乐3天前感冒了,今天晚上睡觉突然哭醒了,吵着说耳朵痛,妈妈急忙带着乐乐到医院看耳朵。
案例二:26岁的小李4天前感冒了,2天前因为工作需要出差坐飞机,下飞机后觉得右耳闷,像隔着墙听声音,当时以为过几个小时会好,结果过了2天出差回来了耳朵闷还没有好,只好到医院看耳朵。
乐乐和小李虽然病情轻重不一样,但是医生检查后给出的诊断都是同一个病: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乐乐的妈妈和小李不禁纳闷起来:感冒为什么会引起中耳炎?
这主要是我们耳朵和鼻咽部之间的一个管子导致的。
如上图所示,中耳腔与鼻咽部之间有一个管子,叫咽鼓管,是沟通中耳腔与鼻咽部的通道,一端开口于鼻咽部,另一端开口于中耳腔。咽鼓管是中耳腔与外界相通的唯一通道,主要功能是维持鼓膜两侧气压的平衡,保证鼓膜的正常振动。咽鼓管平常是闭合的,只有在吞咽或者打哈欠时才开放。所以为什么有些人会说打哈欠或者吞口水的时候耳朵会响,这是咽鼓管开放后空气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引起鼓膜振动发出的声音。
那么回到乐乐的妈妈和小李提到的问题,感冒为什么会引起中耳炎?大家了解咽鼓管之后,下面的解释大家就好理解了。当感冒时,鼻腔发生急性炎症反应,鼻腔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出现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咽鼓管本来就与鼻腔、鼻咽部相通,再加上打喷嚏、擤鼻子等动作,更容易导致鼻腔内的分泌物经咽鼓管到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当然,乐乐和小李的分泌性中耳炎的发作还有各自不同的诱因和特点。婴幼儿和儿童是分泌性中耳炎的高发人群,因为婴幼儿和儿童的咽鼓管较短、宽而平直,这样擤鼻子和打喷嚏更容易导致鼻腔分泌物到中耳腔里引起中耳炎。如下图所示,儿童咽鼓管长度一般只有2.5-3CM,咽鼓管与水平面一般为15度角,而成年人咽鼓管长度一般为3.5CM,咽鼓管与水平面一般为40度角。所以感冒更容易引起婴幼儿和儿童中耳炎发作。
对于小李来说,除了感冒之外,坐飞机也是导致中耳炎的诱因之一。因为大气压是随着高度升高逐渐降低的,在飞机从高空降落的过程中,外界大气压逐渐升高,而中耳腔中的大气压相对就变低了,这样当咽鼓管通气时,外界的空气就会进入中耳腔,如果这时候鼻腔因为感冒有分泌物存在,鼻腔内的分泌物就容易通过咽鼓管到中耳腔内,引起中耳炎。所以这就是小李下飞机后觉得耳朵闷的原因。顺便说一句题外话,我在门诊的时候经常接诊空姐和飞行员,都是感冒后上飞机引起的中耳炎。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和乐乐妈妈、小李一样知道为什么自己感冒后得中耳炎了。那么,一旦感冒后耳朵疼、耳朵闷怎么办呢。
首先,如果出现感冒后耳朵痛、耳朵闷请及时就医,耳鼻喉医生会根据症状和相关检查来判断患者到底得了分泌性中耳炎没有。
其次,如果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需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给予下面几种药物:1、抗生素口服或者输液。2、滴耳液。3、喷鼻剂。
第三点,在我看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用药一段时间后,耳朵痛、耳朵闷的症状消失了,这时候很多患者和家长以为中耳炎已经好了,既不继续治疗也没有到医院复查,有时候就把急性中耳炎拖延成了慢性中耳炎导致治疗难度加大。这个时候一定要去医院复查,需要耳鼻喉医生做相关检查确诊中耳炎确实好了。因为没有耳朵痛、耳闷不代表中耳炎完全痊愈了,有时候还有一点分泌物或者积液在中耳腔,但是患者感觉不出来。特别是还不会说话的患儿,往往用药2-3天后就已经不痛了,不哭不闹家长就以为中耳炎好了,其实2-3天的治疗很难治愈中耳炎,世界卫生组织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用药标准是连续用药7-14天。
本文系彭炜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彭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8-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