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张洪威 人已读
经常有病人拿着肝胆彩超报告问我:
“我才发现胆 囊 结 石,没有症状,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我的胆囊结石几年前发作过一次,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我父亲(母亲)都那么大岁数了,能不能不做手术?”
首先我们需要简单了解一下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多原发于胆囊,女性多于男性,多为胆固醇结石,少部分为胆色素结石或混合结石。可以多发,亦可以单发,大小可以均一,也可以大小不一;形态上有圆的,有多角形,珊瑚型等等。
其发病原因目前医学尚无法确切回答。可能有遗传因素、饮食生活习惯、代谢因素、胆囊结构(解剖因素)、肝外胆道原因等。目前能够解决的是饮食生活习惯、解剖因素和肝外胆道饮食,部分代谢因素可以纠正。针对病因的治疗是根治胆囊结石的有效途径。
胆囊结石有什么危害呢?胆囊结石长期摩擦胆囊粘膜和胆囊壁,容易诱发慢性胆囊炎,损害胆囊功能,甚至导致胆囊恶变。
而体积较小的结石则容易在胆囊收缩的过程中,随胆汁移动至胆囊管或胆总管造成嵌顿和梗阻,损害胆囊功能并引发局部严重炎症、肝功能受损、感染性休克,危机生命。
一般认为小结石比大结石的危害更大,更应该尽早治疗。
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我们熟知的胆囊切除术(开腹、腹腔镜)、药物溶石、体外碎石、排石和最近20多年兴起的保胆取石术。目前对于结石的治疗仍没有突破。我们希望的“口服一片药”就能治愈结石的方法还不能实现。
对于有症状的胆囊结石,积极的治疗是毋庸置疑的。对于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呢?
首先何为无症状胆囊结石?从10年的临床观察看,几乎没有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大多数人把偶尔的、轻微的上腹部不适解释为“胃病”,把可以忍受的、短暂的上腹部不适认为是“无症状”,甚至有自认为“胃病”10余年才查彩超发现胆囊结石者。通过我们详细的问诊,这些轻微的症状,都可以询问出来。这些患者大多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
大多数人对手术还是恐惧的,因而选择再观察一段时间、能不能吃点药看看、能不能吃点偏方把结石排出来………
在胆囊切除是胆囊结石治疗的金标准的时代,很多医生也会告诉患者“等犯病了,疼的不行来再手术吧!”以至于患者丧失了在胆囊功能还好的情况下,接受保胆取石术。
“这个大夫吓死我了!”
保胆取石术在没有胆道镜的年代,因为术中无法取净结石,而错误的认为“复发率100%”,所以中外学者一致淘汰了该术式。
20余年前北京大学张宝善教授将胆道镜应用于保胆取石术,真正的取净胆囊结石,彻底把“残留结石”和结石复发分开。经过严谨、科学、大样本、10年的临床观察,得出10年复发率10%的结论。所以对于胆囊功能正常,胆囊结石无论大小、多少,均可以接受保胆取石术,而不是全部切除;对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胆囊功能大多是比较好的,更应该选择保胆取石治疗。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胆石病微创外科遵循张宝善教授的教导,实施最正规、严谨的保胆取石技术,每年为近千名患者保留有功能的胆囊。
本文系张洪威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张洪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8-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