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肝胆结石注意什么
发表者:涂向群 人已读
肝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发生于肝胆系统内任何部位的结石,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复合部位结石等。
肝胆结石原因:
其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胆道感染、胆汁排出减缓和胆固醇等代谢失常,可促使胆石形成。而胆道蛔虫病、胆道感染、肝硬变等疾病,比较肥胖的中年以上的人、胃切除术后等,均可继发胆结石。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进行性上升趋势。
肝胆结石症状:
有口苦、胁痛、右上腹不适、后背痛。腹痛、严重时反射到后肩部、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出现发烧、寒战等症状表现。
对于大多数没有症状的胆石症,可以先观察,暂不予治疗,但应定期复查肝胆彩超。
治疗胆石症,中药有不错的疗效,对于缓解临床症状,溶石排石具有一定的作用。但若结石过大,胆囊功能丧失,或胆总管梗阻的患者则需要手术或微创保胆取石治疗。
专家指出,胆结石饮食疗法对疾病具有一定的抑制和缓解胆绞痛的作用,属于辅助治疗胆结石的范畴。而真正治愈胆结石还需药物或手术治疗,通过系统的治疗,彻底解决胆结石。
肝胆结石在饮食方面应多喝水、少食糖类、肉类。水占人体的70%,多喝水可以有效的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有利于将体内的结石物质排出体外,缓解病情的发展,是胆结石食疗方法中最简单实用的。而过度食用糖类,可增加人体尿酸度,产生草酸钙、尿酸钙并形成沉淀,促使结石的发生;肉类中含有大量胆固醇,及代谢后产生的尿酸,都是形成结石的主要成分。
本文是涂向群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8-11-28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