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选
甲状腺激素可以用于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吗?
发表者:徐书杭 1651人已读
在临床上经常见到患者在其他医院来就诊,并服用甲状腺激素(优甲乐、雷替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
其实这是个比较陈旧的方法,我一般不推荐患者使用。在此,我把我们最近的书稿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一般是以左旋甲状腺素(L-T4)抑制促甲状腺素(TSH),进而缩小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体积。经典做法是,给予3~6个月的小剂量L-T4治疗,使TSH保持或轻度低于其正常参考值下限(多为0.3 mIU/mL),结节体积未缩小甚至增大者可能为恶性。有学者推荐,进行L-T4抑制治疗时,L-T4剂量为每日1.5ug/kg,目标是使血清TSH低于0.3 mIU/mL。但这一剂量是否适合国人尚需进一步探索。起始抑制治疗后,5-6周复查甲状腺功能,并逐步增加L-T4剂量,一般每次增加25ug/d,直至TSH水平降至目标范围内。治疗半年内每6周左右,采用超声测量结节大小。如结节体积明显缩小,可适当延长复查周期,直至每年监测一次。半年至1年后,如L-T4抑制后结节体积不变甚至增大,应复行FNAC,以排除恶性病变。如为良性,则视为L-T4抑制治疗无效,可停止L-T4抑制治疗。
迄今为止,已有许多研究比较了L-T4与安慰剂治疗对缩小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有资料显示,L-T4抑制治疗后仅有5%~10%的结节体积缩小超过75%,约30%者体积缩小达50%。德国学者Grussendorf等[4]对102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了多中心的研究,采用L-T4治疗1年后发现甲状腺体积缩小了5.2%,甲状腺结节体积缩小了7.3%。汇总更多研究来看,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L-T4抑制可能有效或失败。这是否与结节本身特征有关尚未明了,目前仍无法预测L-T4抑制的效果如何。
与此同时,为了达到缩小结节的目的,通常会使TSH抑制达到亚临床甚至临床甲亢的状态。有不少证据表明,这类举措易引发不适症状和一些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心率增快、心律失常、左心室增大、心肌收缩性增加、舒张功能受损,尤其是对于绝经后女性或老年人群。虽然L-T4非抑制治疗或部分抑制治疗也可能延缓结节体积增长[5],但同样无法避免需持续服药的弊端。因此,ATA和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的指南均不推荐,在碘充足地区常规应用L-T4抑制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以缩小结节体积[3,6]。考虑到我国绝大部分人群正处于碘足量或超足量状态,对甲状腺功能正常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行TSH抑制治疗,其风险很可能高于获益,应避免过度治疗。
本文是徐书杭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02-28 21:02
网上咨询徐书杭大夫
徐书杭医生暂时不接受网络咨询
徐书杭的咨询范围: 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内分泌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