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融合
发表者:余可谊 人已读
腰痛是仅次于感冒的临床症状,大约有84%的成人受到过腰痛的困扰。腰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就是椎间盘的退变,它可以造成椎间盘源性腰痛、腰椎不稳、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退行性脊柱侧凸六大疾病。
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中越来越多的长期久坐、肥胖的发生率不断增加、人口的老龄化等,上述的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越来越多的困扰着大家。
退变的椎间盘可以导致椎间隙变窄、脊柱不稳,人体会有一些代偿性的机制来应对脊柱不稳,如椎体骨赘(骨刺)的形成、关节突的增生肥大、韧带的肥厚甚至钙化。这个过程如果持续进行,脊柱一直会通过各种代偿机制来弥补稳定性的不足,则有可能会导致患者长期饱受慢性腰痛的困扰,一部分病人可能由于椎间盘突出、骨刺、增生的关节突和肥厚的韧带导致椎管狭窄,导致神经受压,引起坐骨神经痛和间歇性跛行。
当然,椎间盘的退变在一部分病人中可能获得自发的稳定,但代价是椎间隙高度的丢失、骨赘形成和关节突增生肥大增加接触面积、韧带肥厚以限制活动度,这个过程可能是数十年,其代价可能是反复的腰痛。如果这一过程难以忍受,对生活的影响代价过高,我们就可能需要考虑通过手术来进行脊柱融合,即人为的加速这个脊柱稳定过程,以牺牲该节段脊柱活动度来获得神经的稳定、腰痛的解除,这就是脊柱融合手术的基本原理,为了促进脊柱融合的成功率,能够更早地下地康复活动,则可以考虑采用内固定,最常使用的就是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
传统的脊柱融合术需要剥离椎旁的肌肉,减压神经需要打开椎管,出血相对较多,创伤相对较大,有较多的瘢痕组织。为了解决传统脊柱融合手术的问题,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医生尝试用斜外侧前方入路(OLIF)的微创脊柱融合术,该术式不需要剥离后方脊柱的肌肉,通过撑开椎间隙恢复高度来获得间接的减压,出血很少,能够满足快速康复的需求,手术后患者经过4-6周的康复就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斜外侧前方入路(OLIF)的微创脊柱融合术适合于退变性脊柱侧凸、腰椎滑脱、腰椎不稳、椎间盘源性腰痛、中度的腰椎管狭窄症以及部分合并不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也适合于部分邻近节段退变的腰椎病变。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通过精心的手术准备和仔细的手术操作,斜外侧前方入路(OLIF)的微创脊柱融合术可以比传统的脊柱开放融合术获得更快的康复,住院时间更多、并避免后方椎旁肌肉损伤带来的诸多问题。
(2019.3.24)
北京协和医院东院
普通门诊周一、三上午。
特需门诊周一下午。
国际医疗部门诊周三下午。
微信公众号:搜索“余可谊大夫”
新浪微博:@余可谊大夫
本文是余可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