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症状
发表者:段平国 750人已读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俗称“腰突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引起腰腿痛最主要的原因,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痛苦,甚至造成残疾,丧失劳动能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因是椎间盘退变,但其诱发因素很多。其中一种是职业因素。比如汽车司机,由于开车时腰部不良姿势过久,长期处于坐位、 颠簸和振动状态,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过大且反复变化,可加速椎间盘退变导致突出。
一、那么,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有哪些症状呢?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丰富多样,多数患者开始症状较轻,以后逐渐加重。主要表现为:
1、腰部疼痛。
腰痛是大多数本症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但没有特异性。少数病人只有腿痛而无腰痛。
2、下肢放射痛。
从腰部或臀部开始发射到小腿或足跟,俗称坐骨神经痛。任何使腹压增加的因素如咳嗽、用力排便、大笑、喷嚏、抬举重物等,都容易诱发腰腿痛,或使已发生的腰腿痛加重。
3、腰部活动受限。
纤维环未完全破裂时,患者喜欢前屈位置,后伸受限。原因在于腰椎前屈时,椎板间的黄韧带紧张,增加了椎管容积和椎间隙后方空间,相应的后纵韧带紧张度增加使突出的髓核部分还纳,从而减轻了神经根压迫的症状。
4、脊柱侧凸。
患者为减轻疼痛所采取的姿势性代偿畸形。
5、间歇性跛行。
即行走一段距离路程后出现下肢疼痛,无力,弯腰或蹲下休息后症状可缓解,再行走症状又复出现。
6、感觉麻木。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部分患者常出现肢体的麻木感,这多数是因为椎间盘组织压迫神经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引起的。
7、严重的会发生下肢肌肉萎缩、瘫痪,大小便失禁。
我们在临床上常常遇到由于患者拖延,导致下肢肌肉瘫痪,小便障碍,此时手术多不理想。需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
二、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该如何治疗?
1、保守治疗。
约80%以上的患者经严格的保守治疗均可得到缓解和痊愈。主要方式有:卧床休息、腰背肌功能锻炼、牵引治疗、推拿按摩治疗、物理治疗、消炎镇痛药物治疗等。
2、手术治疗。
经过严格的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主要方案有:微创治疗、单纯髓核摘除、腰椎非融合技术(弹性固定)、腰椎融合技术等。具体要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
发表于:2019-03-29 17:18
网上咨询段平国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