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宝贵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丧失所有兴趣是心理疾病的前兆吗?

发表者:许宝贵 人已读

情绪不是心理疾病的专属

每个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或大或小不顺心的事情,会产生情绪低落。比如说,我们面临一个重要的活动或者一场关键的考试,当准备不充分时会感到非常焦虑,也没有心情做其他事情,感觉怎么准备都特别无力,甚至会几度崩溃…….但只要一段时间内能够自我调节,这其实是正常的情绪,而且我们也需要它们。

所以说,情绪亢奋≠躁狂症,低落≠抑郁症,焦虑≠焦虑症。

能否被判断为心理疾病,需要有一个度的把握。

时间轴.png

我们经常说:“我情绪低落,我心情不好”。但很难描述这种情绪有多低落:

※不想说话,不想和陌生人沟通,就想一个人呆着,莫名哭泣

※茶饭不思,晚上失眠,拒绝任何社交,甚至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躯体症状,例如肠胃难受,头晕头痛。

※感觉“人间不值得”,有自伤自杀倾向。

这三种情绪低落,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我们说如果出现第二种情况甚至第三种情况,那就算比较严重了。

当然了,心理感受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也许你现在感到非常痛苦,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严重了,可是医生无法根据三言两语描述就下诊断。

确诊为心理疾病,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

因为心理疾病不但会对患者和家人带来一定的治疗负担,同时也会对患者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力。

因此,判断是否成为心理疾病,需要详细并且客观的了解现在的情况。如果把我们的心境比做一个坐标轴,负面情绪需要达到一定的时间长度,和一定的严重程度,才能判断是不是达到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

诊断结果.png

如何客观地权衡严重程度?

WechatIMG74.png

1. 心理量表

不同的心理疾病有各种不同的症状,经过长时间的科研总结,归纳为不同的量表,来辅助验证。一般心理医生会根据量表评分,辅助判断是否患有心理疾病。

2. 物理检查

辅助诊断或者排除其他疾病、物质滥用等。

心境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生物功能的紊乱,比如说躁狂患者的肾上腺素水平可能会出现变化,需要通过辅助检查进一步佐证;

另外,有些心境症状的产生可能与躯体疾病有关。

比如身体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可能会引起失眠、多动;

心脏病可能会有心慌的症状,或者服用性分类的药物、催眠镇定药物,常常有患者怀疑自己是焦虑症。

单一的症状不足以说明是否患有心理疾病。

3. 简单自测

抑郁症有严格的诊断标准,但日常中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典型的症状来判断:

三个核心感受和八个附加感受。

三个核心感受:

1、心境低落。情绪总提不起来,很难感到高兴和愉快,心里好像笼罩着一层雾霾,没有阳光。

2、兴趣丧失。是原来喜欢的人现在懒得见了,原来感兴趣的事现在不愿意做了,即使强撑着做,也没有那么大的动力。

3、精力降低。总感觉疲乏无力,做起事情来,心有余而力不足,以至于很多事情都是迟迟开动不了,或者虎头蛇尾。

八个附加感受:

1、专注的能力降低了。也就是做事时不能保持注意力,很容易分心,觉得自己的效率降低了。

2、自信降低了。原来是个很自信的人,现在会给自己很低的评价,做什么事都没有勇气了。

3、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觉得自己活着就是社会的负担,浪费了社会的资源。

4、认为前途暗淡,悲观消极。感觉没有什么希望,没有什么奔头,非常的灰心。

5、想自杀,甚至真的会有自杀的行动。也有一些人会自伤、自残。

6、睡眠障碍。醒得早、入睡难、睡不着、睡得轻、噩梦连连。

7、食欲下降。再好的美食也不动心,久而久之体重减轻,日渐消瘦。

8、一些其他的行为。比如说易激惹,点火就着,稍微有一点不愉快,就会发泄在别人身上,以至于会有一些恶作剧的行为。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也许可能是抑郁症的信号。

低落的情绪超1个月无法缓解,甚至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社会功能,应该怎么做?

一、必须求助精神科及心理科医师。

1. 必须求助专业精神科医生及心理科医师,进行就诊;

2. 谨遵医嘱和诊疗方案;

3. 按时服用药物和进行心理咨询疏导。

心理治疗(1).png

二、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包容,不要轻视、忽略和误解抑郁症。

抑郁症不是“偶尔不开心”,而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找到开心这种情绪”。

对一个抑郁症患者说“你开心一点”,就好像你对一个骨折患者说,“起来运动运动比较健康”一样。药物的起效可能需要两周乃至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因此需要更为耐心的劝导和等待。


本文是许宝贵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