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马湘 人已读
首先,我们总结一下那些肝疾病需要手术切除?肝良性疾病,包括肝内胆管结石,慢性肝脓肿,肝萎缩,肝血管瘤,肝腺瘤,肝囊性肿瘤等。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肝内胆管细胞癌,囊腺癌,肝门胆管癌,胆囊癌,肝转移癌等。这些疾病需要进行肝切除手术,考虑到肝脏生理解剖学特点,功能的重要性,涉及到肝脏的手术多为复杂、难度高的手术。
微创手术是指近年来开展的运用腹部小切口(0.5-1厘米),借助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下的手术,它的优点是腹部小切口,术后疼痛明显减轻,下床活动早,恢复快。减少了切口并发症。缺点是手术时间较长,气体栓塞的发生率增加等。目前,国内规模较大医院的腹腔镜肝切除正开展的如火如荼,外科医生们热情高涨,不断地刷新着各项记录。而开放手术是指传统意义上的肝切除手术,切口较长,一般在20公分以上,术后切口疼痛明显,切口并发症增加,恢复相对较慢。
那么肝切除手术到底选择微创还是开放呢?从前面的简单阐述来看,很多患者认为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当然是选择微创手术了。但是,微创、开放应当是各有所长,选择哪种手术方式应当因人而异,因病而异,不能一概而论。微创一般适用于肝脏良性肿瘤、肝内胆管结石等。对于肝恶性肿瘤而言,手术治疗的重点在于切除的彻底性,而不是切口的大小和美观。幕内雅敏(Masatoshi Makuuchi)教授是世界肝脏外科的顶尖教授,开创了许多开放的精准肝切除术式(教授本人基本不做微创手术),其肝癌手术病人的总体5年生存率为66%,毫无疑问这一数据在全球范围内是最高的,他本人也被誉为“世界肝脏外科之王”。幕内雅敏认为无论肝癌的射频消融还是腹腔镜肝切除术,相比于开放肝切除术,在根治性方面有欠缺之处。对于肿瘤患者的术式选择,不能拘泥于术后康复速度,腹壁美观的限制,而应该在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角度进行科学的讨论和对比。况且,微创手术在治疗效果方面缺乏大数据支持。但有些肝恶性肿瘤,如肿瘤位置表浅,直径不超过5厘米,未关系到重要管道结构的,微创手术即达到根治,可以考虑。然而,肿瘤较大,位置深,靠近重要管道,再次手术的一般比较复杂,难度大,风险高,应当选择开放手术。综上所述,肝恶性肿瘤的病例实施微创手术存在一定局限性,应当慎重选择,不能千篇一律;而精准的开放手术可以做到切除更加彻底,从这一点看开放手术具备更大的优势,这是微创手术所无法比拟的。同样的道理,别人适合微创,但未必适用于你。因此,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选择上不能盲从。
本文是马湘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