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陈国强 人已读
脑囊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猪绦虫为主)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颅脑内疾病。猪肉绦虫虫卵被吃入人体后,发育成囊尾蚴,经消化道穿出肠壁进入肠系膜小静脉,再经体循环而到达脑膜、脑实质以及脑室内。
脑囊虫病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患此病后脑组织及大脑中枢损伤严重,头疼、浑身无力、肢体运动障碍,最严重的是继发癫痫,视物不清,甚至失明等。
其中,脑室型脑囊虫病可以在软性神经内镜下做微创手术取出闹囊虫。脑实质型、混合型的脑囊虫病多数需要开颅手术。
脑囊虫治疗方法的选择需根据囊虫部位、囊虫囊泡的大小、多少以及临床表现综合考虑。脑室内囊虫可在内镜下微创手术取出,脑实质内较大的囊虫结节可在立体定向微创手术取出,脑实质内散在的较小的囊虫结节需用杀虫药物治疗。另外,需针对癫痫发作使用抗癫痫药物对症治疗。是否一定手术取决于患者状态,较大的病灶只能手术治疗。
本文是陈国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