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魏雪栋 人已读
摘自2014《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目前国内外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血清总PSA(tPSA)>4.0 ng/ml为异常。对初次PSA异常者建议复查。当tPSA介于4-10ng/ml时,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大约25%左右(欧美国家资料),中因人前列腺癌发病率低,国内一组数据显示血清总PSA 4-10ng/ml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为15.9%。血清PSA受年龄和前列腺大小等因素的影响,有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血清PSA平均值范围均低于西方国家人口,甚至也低于亚洲其他国家人群。数据显示,年龄特异性tPSA值分别为:40-49岁为0-2.15 ng/ml,50-59岁为0-3.20 ng/ml,60-69岁为0-4.1 ng/ml,70-79岁为0-5.37ng/ml。我国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年龄特异性tPSA值各年龄段分别为:40-49岁为0-1.5 ng/ml,50-59岁为0-3.0 ng/ml,60-69岁为0-4.5ng/ml, 70-79岁为0-5.5 ng/ml,≥80岁为0-8.0ng/ml。这构成了进行前列腺癌判定的灰区(PSA 4-10 ng/ml),在这一灰区内推荐参考以下PSA相关变数:
1)游离PSA(free PSA,fPSA)
fPSA和tPSA常规同时检测。多数研究表明fPSA是提高tPSA水平处于灰区的前列腺癌检出率的有效方法。当血清tPSA介于4-10 ng/ml时,fPSA水平与前列腺癌的发生率呈负相关。研究表明如患者tPSA在上述范围,fPSA/tPSA<0.1,则该患者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高达56%;相反,fPSA/tPSA>0.25,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只有8%,f/tPSA>0.16时前列腺穿刺阳性率为11.6%,如果f/tPSA<0.16时前列腺穿刺阳性率为17.4%。因此国内推荐fPSA/tPSA>0.16为正常参考值(或临界值)。
2)PSA密度(PSA density,PSAD)
即血清总PSA值与前列腺体积的比值。前列腺体积是经直肠超声测定计算得出,PSAD正常值<0.15。PSAD有助于区分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造成的PSA升高。当患者PSA在正常值高限或轻度增高时,用PSAD可指导医师决定是否进行活检或随访。
3)PSA速率(PSA velocity,PSAV)
即连续观察血清PSA水平的变化,前列腺癌的PSA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和正常人。其正常值为<0.75 psav="">0.75 ng/ml/年,应怀疑前列腺癌的可能。PSAV比较适用于PSA值较低的年轻患者。在2年内至少检测3次PSA:PSAV计算公式:[(PSA2-PSA1) + (PSA3-PSA2)]/2。
本文是魏雪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