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孟祥姣 人已读
患者确诊肺腺癌后,医生常会建议进行基因检测,目前大部分地区基因检测费用不能报销,那么医生为什么还要建议该项检查,这项检查是否可以不做?
基因检测非常重要,根据基因检测结果指导患者靶向治疗。而靶向治疗顾明思义就是打靶一样精确的治疗,药物靶向肿瘤组织,而对周围组织损伤很小。肺癌靶向治疗的出现使肺癌成为可治愈的慢性病。对大多数患者来说靶向治疗效果优于化疗,比如针对ALK融合突变的ALEX研究显示,阿来替尼单药的无进展生存达到34.8个月,4年的总生存率达到64.4%。
而是否可以选用靶向治疗,需要基因检测找到靶点。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可选的药物有:EGFR突变:吉非替尼、埃克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达克替尼、奥希替尼;ALK突变:克唑替尼、阿来替尼、色瑞替尼、Brigatinib(布加替尼)、劳拉替尼(二线);cMET: 克唑替尼;ROS1:克唑替尼、色瑞替尼,劳拉替尼(二线);BRAFV600E突变:Dabrafenib 联合 Trametinib;NTRK: Larotrectinib;RET融合:普拉替尼; KRAS G12C突变:Adagrasib;EGFR 20插入突变:舒沃替尼等。如果有突变:靶向治疗;如果没有突变,目前一般免疫联合化疗。所以基因检测是精准治疗的前提,肺腺癌患者一般都推荐基因检测,术后IB期至III期的患者指导术后治疗;不可切除III期患者指导放化疗后的治疗选择;IV期患者基因检测是强烈推荐。除了肺腺癌外,肺鳞癌、肺肉瘤样癌突变概率可能没有肺腺癌那么高,但有突变就能用靶向药物,建议考虑做基因检测。
选择NGS测序还是PCR法?
优先推荐NGS测序。NGS等待时间长,PCR法等待时间短,但NGS测序有众多优点:可节约样本;能够检测到低频突变及未知突变,cSMART技术/双端barcode技术灵敏度可达万分之三;可进行多基因平行检测,一次检测到几百个;突变结果更细致,比如三代EGFR-TKI常见耐药位点C797S与T790M的顺式、反式结构检测等;可检测敏感突变的同时也可检测耐药突变。
出现靶向药物耐药后是否需要再次基因检测?
靶向药物出现耐药的原因众多,可能为原发耐药,也可能是旁路激活引起耐药,更有一部分患者出现病理类型的改变;而耐药机制不同,后续治疗原则不同,所以出现靶向药物耐药后需要再次进行全面的多基因检测以指导治疗。
基因检测优选血液还组织?
两种样本均可获取的情况下优选组织检测,组织样本检测是目前指导靶向治疗金标准,ctDNA受分期影响较大,早期患者血液中ctDNA较少,容易出现假阴性,肿瘤越晚期,病情越严重,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ctDNA特有突变的频率就越高。
可不可以进行血液检测或脑脊液检测?
当肿瘤组织不可获取时,可以选择血液或脑脊液检测等液体活检。液态活检技术是指从多种易于获取的体液样本如血液、唾液、尿液、胸腔/腹腔积液等提取肿瘤相关物质如ctDNA,来反应其所在肿瘤组织的整体情况的新型检测技术。具有无创、即时、前瞻、灵敏的优点。
那是否需要进行大panel的基因测序?
大panel基因测序通常费用在一万以上,会增加经济负担,但如果经济条件好,还是推荐进行,因为大panel检测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罕见突变,提供更多治疗机会,可告知我们肿瘤突变负荷(TMB)信息,而TMB的高低与部分免疫抗体的疗效相关。
一开始没有基因突变,后续会不会出现基因突变?
肿瘤具有异质性,且会动态变化,即使一开始检测没有基因突变,随着治疗的进行,肿瘤分型及亚克隆均会发生改变,在临床上经常碰到一开始没有找到治疗的靶点,经过常规放化疗等临床治疗后续再次活检基因检测后找到相应靶点。
目前基因检测公司众多,存在部分检测结果不可靠情况。我院成立了山东省基因检测中心,敏感度高,结果及时、确切、可靠。
有关肺癌治疗问题可至山东省肿瘤医院七号楼四楼胸部放疗四病区主任办公室找我咨询,我的门诊时间为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周五上午。
本文是孟祥姣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