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无传染性肺炎的流行病学被感染因素(如居住在疫区或到过疫区、接触过到武汉去过的人、接触过已经明确诊断为新冠肺炎的人或自己的防护措施不到位等),现在无明显、持久的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体温也不高,(居家持续高于37.3才算),即使出现了非特异性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全身症状等,考虑应该没事,继续做好抗击肺炎生活措施。2.长期居家自我隔离,大多数人的生活行为有哪些?可以出现哪些非特异性症状?不活动,熬夜刷手机看疫情或打游戏、刷或看抖音,吃了睡,睡了吃,饮食起居无常、不活动、不运动、无事可干、无聊、饮食起居规律无常、生活节奏失调、正常的生物钟被打乱等。以上诸多因素均可以引起非特异性的呼吸道、消化道、内分泌系统等症状和全身症状。3.长期在家隔离,可以出现的非特异性呼吸道、消化道、内分泌和全身症状有哪些呢?一般指非持续性的咽部不适、咳嗽、感到胸闷、憋气、自感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咽下困难、反酸、打嗝、嗳气、胃酸、腹胀、腹部有气体、大便次数增多、便秘、乏力、无精神、头晕头昏、心情不好、食欲不佳、容易发火、抑郁焦虑、出汗,颜面部潮红等。4.出现以上症状的原因有哪些呢?除了2中提到的不活动,熬夜刷手机看疫情或打游戏、刷或看抖音,吃了睡,睡了吃,饮食起居无常、不活动、不运动、无事可干、无聊、饮食起居规律无常、生活节奏失调、正常的生物钟被打乱等以外。也与受肺炎疫情的影响引起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有关,疫情可以引起的生理反应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垂体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血糖升高、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和呼吸加速等;心理反应包括情绪反应如紧张、焦虑、无助及与自我防御反应、应对反应如咨询医生、求助他人等。 5. 出现的非特异性呼吸道、消化道、内分泌和全身症状应该怎么办? ① 首先要自己找原因,是否是饮食起居、生活不规律的、不活动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应纠正导致出现症状的生活、饮食、起居等习惯与做法。②平复心情,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因为持续的紧张焦虑可进一步加重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如头晕,头痛,心慌气短,胸闷,尿频尿急,出汗,颜面部潮红等症状,甚至有回避,或者是坐立不安,心烦意乱的症状出现。③改变以前隔离居家的生活饮食起居习惯。应在家做做运动,多活动,规律饮食起居,多喝水,做做自己喜欢但以前没时间做的事情,做做家务等;避免应激事件发生,不要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感受,放松心情。 ④出现非特异性、非持续和不明显的所谓“临床症状”, 不需要吃药,药物都是副作用的。⑤ 若通过自己调节与观察,症状仍持续存在无法忍受。在非常时期,轻易不要到医院就诊、检查,去了反而会有交叉感染的机会,可以自服一点药物调节或网上咨询医生服药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