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工作中,经常有门诊病人因为全身各个部位不同程度的不适来咨询我是否换上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最常见包括四肢麻木、搐搦、及皮肤瘙痒等,症状五花八门,程度或轻或重。糖尿病神经病变随着病程的延长逐年增加,但许多病人在起病时就出现了神经损害。糖尿病神经病变其进展多是隐匿的、缓慢的,往往容易被病人忽视而延误诊治。结合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我列举了如下九大最常见的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您可能并发了糖尿病神经损害,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并及时就医诊治,避免延误治疗加重病情。1、肢体麻木、疼痛、搐搦、乏力;长期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控制不佳,可损伤周围的感觉、运动神经及中枢神经,可表现为突发或渐进性加重的四肢特别是肢端袜套样麻木、蚁走感、行走不稳等,其特点如下:1.大多表现为双侧对称性神经损伤,常隐匿发作。最早出现感觉障碍,表现双下肢麻木、针刺样、蚂蚁爬样、疼痛、踩棉花状等,疼痛症状夜间比白天重,似电击样痛,还有针刺、火烤、撕裂样疼痛,轻微的触碰就会诱发;2.累及单根神经损伤,此型以不对称为特点,可罹犯单一或多条神经,常累及四肢的正中神经、坐骨神经等大神经,多为急性发病,表现一侧肢体疼痛,感觉异常;还需要提及的是一种特殊的糖尿病急性痛性神经病变,表现为发病突然、产生剧烈性疼痛,下肢远端呈刺痛、钻凿痛。夜间最为严重。在胰岛素治疗的初期可出现该症状,称之为“胰岛素性神经炎”。3.有的还可出现肌无力和肌萎缩、痉挛,表现为乏力、搐搦等。2、下肢及足部水泡、皲裂、溃疡;下肢特别是足部并发感觉神经病变后,因对温度、疼痛不敏感,在皮肤擦伤、刺伤或烫伤后不易察觉,诱发或促发溃疡的发生。运动神经病变导致小肌肉的废用性萎缩,导致脚趾呈爪状和跖骨头的突出,增加皮肤擦伤的机会;另外,神经病变引起的足部肌肉萎缩和压力失衡,常使患者足跟及足掌、足趾等部位承压大,胼胝的形成又增加了压力负荷,易致溃疡形成。自主神经病变使下肢皮肤出汗减少,皮肤干燥易破裂和产生裂隙;故下肢的神经病变最早可表现为皮肤皲裂及浅表性溃疡、自发性大泡等。合并有微循环障碍,血供差,神经营养差,合并感染后最终诱发糖尿病足并感染发生。 3、皮肤瘙痒;糖尿病患者皮肤干燥、神经损伤是糖尿病皮肤瘙痒的重要病因。植物神经控制汗腺的分泌,植物神经损伤后导致汗腺分泌减少,再加上长期高血糖状态,使皮肤粘膜处于慢性脱水、缺氧和营养不良状态、皮脂腺、汗腺分明异常,体表干燥、皮肤弹性差、表皮纤薄,降低皮肤抵抗力,肌皮神经等感觉神经受损,感觉异常,最终引起皮肤顽固性瘙痒,这种瘙痒大多肉眼看不到风团、丘疹等改变,但瘙痒明显,累及范围广,难忍受。4、腹泻、便秘;腹泻、便秘交替,或者单纯的腹泻、便秘,是很多糖尿病人苦恼的问题,严重的患者可以常年蹲坐马桶过日子,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腹泻、便秘这些肠道症状,大多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有关,当然还包括胃肠微循环病变、内分泌腺体及代谢紊乱相关。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迷走、交感神经)病变可引起肠蠕动及分泌功能异常,导致便秘、腹泻等。尤见于下半夜,俗称“五更泻”;亦可表现为腹泻、便秘交替出现。 5、恶心、呕吐;糖尿病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前几期已经反复提到过有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信号,即我们所述的“糖尿病胃轻瘫“。这和自主神经神经损伤亦息息相关的。糖尿病胃轻瘫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胀满、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上腹部烧灼热、隐痛,这些症状主要是由于胃蠕动减弱,胃的排空动力差所致。也有的患者因合并有腹泻症状,表现为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等。6、多汗、无汗;长期血糖紊乱,高糖毒性激活氧化应激过程诱发自主神经损害,自主神经控制汗腺分泌,汗腺分泌异常导致多汗症、少汗症、局限性多汗症、摄食性出汗等。少汗症者主要累及足部及下肢出汗减少,很多患者出现如上所述的足部皲裂、瘙痒等改变,多汗症者则因为交感神经兴奋,汗腺分泌增加,上半身特别是头胸、背部大汗淋漓。除却正常夏天季节性出汗,糖尿神经病变的患者可出现吃饭出汗,上厕所、睡一觉醒来也一身汗,进食出汗可能是由于味蕾受到刺激后引发的交感神经失控。所以无论多汗、少汗,都提示有可能神经系统出了问题。7、头昏、晕厥、心慌; 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统称为植物神经,植物神经调控我们心脏的正常跳动。心脏植物神经病变出现功能紊乱,就会表现为静止时心率较快过心率固定,有的夜间心率减慢不明显,运动时心率却没有明显增加,造成运动时供血不足,出现心慌、气短、头晕、低血压等表现。有些甚至因长期血糖紊乱,心脏冠状动脉缺血,导致无痛性冠心病心肌梗死,表现为胸闷、胸痛、休克、猝死等。8、听力下降、嗅觉减退、视物重影;50岁以上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听力下降、嗅觉减退、视物重影等症状,需要高度警惕出现了糖尿病脑神经损害,以动眼神经最多见,突然出现双侧眼肌麻痹、眼窝痛,导致眼球运动障碍,视物重影,面瘫等,损伤嗅神经导致嗅觉减退,损伤听神经导致听力下降神经性耳聋等。9、排尿困难、勃起功能障碍;自主神经损伤同样可累及泌尿生殖系统,可引起排尿障碍,尿潴留或尿失禁,并且容易发生泌尿道感染。男性患者可并发阴茎勃起功能障碍(阳痿),女性患者可并发月经紊乱。 糖尿病患者应了解神经病变的早期征兆,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出现上述信号,应该及时就医,完善各种检查明确诊断。无则预防,有则及时干预治疗,避免进展成更严重的晚期神经并发症,增加经济及心理负担,降低生活质量。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抓住三大要素,1、去除诱因:纠正高血糖、高血脂、控制体重、戒烟、戒酒;2、定期复查:三个月糖化血红蛋白,半年到一年眼底、尿蛋白、血管、肌电图、动态心电图等,3、良好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合理饮食,保持心情愉悦。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三大要素:1、控制血糖、血脂、体重、血压;2、对症处理:胃轻瘫患者可以使用胃动力药物,便秘患者可服用通便药物,尿潴留患者可以采取药物、导尿、膀胱造瘘等办法,痛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适当使用镇痛药物。还有现在主张的中医药及针灸辅助治疗;3、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治疗:营养神经如a-硫辛酸、甲钴胺、维生素B1、依帕司他等,改善微循环:前列地尔等前列腺素E类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