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踝关节扭伤后肿痛怎么办?
发表者:李阳 1028人已读
在某中学就的小陈,前两天打篮球时,踩在了队友脚上,一下就把脚给扭到了,踝关节立即肿起来。他在宿舍用云南白药喷了几次,感觉好像没什么用,晚上又擦红花油,拿热毛巾敷,不停按揉患处。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却发现血肿更大了。于是,小 刘来到医院,想要医生快速消肿止痛,因为他还惦记着后天那场学校友谊赛,可他现在连走路都很困难。就以小刘这个例子来,他已经犯了三个错误:
错误一:擦上红花油揉搓肿起来的部位,希望把淤积的血揉开搓散;
错误二:用热毛巾敷,以“活血消肿”;
错误三:忍痛走路、活动。
以上三种常见的做法均不妥当。因为,扭伤之后,局部的小血管破裂出血,会形成一个血肿,一般要经过24小时左右才能停止出血。如果扭伤后立即使劲揉搓、热敷,强行活动,势必会加速出血和渗液,甚至加重血管的破裂,形成更大的血肿。
总所周知,儿童天性好动,运动时创伤往往不可避免。而一般民众,平日锻炼也常会发生运动创伤。扭伤拉伤时,一定要遵循“RICE”(米饭)原则,尽量减少疼痛和血肿,以免留下永久病根。从临床看,来就诊的患者发生损伤的部位多数在膝关节和踝关节。
如果在受伤之后,活动关节时有剧痛,不能站立和挪步,疼在骨头上,扭伤时有声响,伤后迅速肿胀等,这很可能是骨折的表现,应马上到医院诊治。如果自己活动关节虽然疼痛,但并不剧烈,大多可能是软组织损伤。当肌肉拉伤、挫伤或韧带扭伤时,一般会有“内出血”,血液和体液就会聚集在患处,形成肿胀。应第一时间遵循“RICE”(米饭)处理原则———
R:休息(Rest)
运动拉伤或扭伤后,不顾伤势坚持活动,其结果只会令原本已经受伤的部位继续受创,加重伤情。因此,运动中一旦有疼痛发生,就应立即停止运动,休息以防止伤势进一步恶化。
I:冰敷(Ice)
冰或者任何冰冻的物体,都能降低患处痛楚。此外,冰敷还能改善血液循环,它会增加流往皮肤的血量而减少流往较深层组织的血量(即可能正是出血的部位)。具体办法就是,把冰块放在密封的胶袋内,用布包好,再把冰袋放在伤处,持续冷却伤处30分钟。
如果皮肤开始转白或者转蓝时,应立即停止冰敷,以免把皮肤冻伤。每隔2小时左右重复进行冰敷。
C:压迫(Compression)
压迫有防止体液在患处聚集。所以,扭伤时,可用弹性绷带包扎患处,但千万不能包得过紧,以免血液循环不畅。
E:抬高患肢(Elevation)
把患肢抬高,能借助地心吸引力,把体液引离受伤的部位,这种做法的功效在手部或踝部受伤更为明显。
综上,在受伤之后的急性期(48小时之内),以冷敷止血为主,并及时去专科医院就诊,排除骨折,而慢性期才是活血消肿。像小陈这种情况,首先应该静养2-3周,不能再剧烈运动。未完全康复就去运动,受伤的部位很容易再次扭伤,以后就会留下老病根。
本文是李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2-23 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