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刘永刚 人已读
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椎间孔镜手术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椎间孔镜手术创伤小,效果好,术后康复快,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最好的微创技术之一。下面是关于椎间孔镜手术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
Q1.什么是椎间孔镜手术?
椎间孔镜手术是利用特殊设计的脊柱内镜和相应的微创手术器械,通过一个很小的切口从患者身体侧后方或者后方的安全区域进入突出的椎间盘周围进行手术,在内镜直视下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然后使用各类手术器械彻底清除突出或脱垂的髓核和增生的骨质来解除对神经根的压力,消除由于对神经压迫造成的疼痛。
Q2.哪些疾病适合行椎间孔镜手术?
椎间孔镜手术的最佳适应证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对于盘源性腰痛、腰椎管狭窄、以根性症状为主的腰椎滑脱等疾病也可采用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另外,一些老年患者合并多种内科疾病不能耐受全麻或开放性手术,也可以选择椎间孔镜手术治疗。
Q3.腰椎间盘突出症什么情况下才需要手术?
①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超过3个月至半年,经过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症状继续加重者;
②首次发作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为显著,病人因疼痛难以行动及入眠,被迫处于屈髋屈膝侧卧位,甚至跪位;
③出现单根神经麻痹或马尾神经受压麻痹的症状和体征;即出现下肢麻木无力者,有完全或部分肌肉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或会阴部感觉异常;
④中年病人,病史较长,影响工作和(或)生活者;
⑤保守治疗有效,但症状反复发作,疼痛较重者;
⑥病史虽不典型,经影像学检查,CT、MRI或造影证实椎间盘对神经根或硬膜囊有明显的严重压迫者。
Q4.椎间孔镜手术有什么优点?
①手术创伤小,不咬除椎板,不破坏椎旁肌肉和韧带,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
②疗效满意,优良率超过90%;
③皮肤切口6-10mm,仅缝1针,更美观;
④手术采用局麻,安全性高;
⑤恢复快,术后当天即可下地,2周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
⑥手术出血非常少,一般不超过10ml;
⑦住院时间短,费用低。
Q5.椎间孔镜手术有哪些不足?
①椎间孔镜手术也存在损伤神经根、硬膜囊的风险,微创手术并不是绝对安全、没有危险了。
②不能完全摘除椎间盘,存在复发可能。复发患者可以再次选择椎间孔镜手术或传统开放手术治疗。
Q6.需要住院多长时间?
一般5-7天,遇节假日或特殊情况可能会延长。
Q7.腰椎已经做过核磁共振检查了,术前还需要X线、CT检查吗?
需要。椎间孔镜手术前需要完整的X线、CT、核磁共振检查 ,三种检查各有优缺点,缺一不可。
Q8. 椎间孔镜手术什么麻醉?
椎间孔镜手术是局麻手术,可以保证手术安全。我院目前常辅以静脉基础麻醉,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及不适感。
Q9. 腰椎CT、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提示好几个椎间盘突出,需要都做手术吗?
不需要。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退行性病变,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多人都会出现退变,往往也是多个间盘退变,CT、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显示。但是,只有突出的间盘压迫神经了,引起了症状,这个时候叫作腰椎间盘突出症,才需要手术治疗。医生会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确定出“责任”间盘,有针对性的进行微创手术。
Q10. 椎间孔镜手术有风险吗?
当然有。任何手术都存在风险,椎间孔镜手术虽然是微创手术,但也有相应的并发症,比如神经根、硬膜囊损伤,出血,感染,麻醉意外,药物过敏等。
Q11. 术后康复有哪些注意事项?
术后3天内尽量卧床休息,可以下地解大小便;术后3周内佩戴腰围活动;术后3个月内不做剧烈活动、体育锻炼,避免劳累。
Q12.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如何选择治疗方法,是微创手术,还是开放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众多,效果也各不相同。目前公认的是采用“阶梯式”治疗的理念,即根据疾病所处的阶段、分型和分期特点,选择规范化的、递进式的、科学合理的治疗手段,依次采用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开放手术的“阶梯式”治疗。高一级阶梯的治疗可以作为低阶梯治疗的补救措施,但是越是高级阶梯的治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也越大。对于单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我们建议首选保守治疗,如果无效或反复发作,可以行椎间孔镜手术,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解决问题。如果微创手术效果不好,或者合并有腰椎滑脱、严重钙化、多阶段狭窄等情况,应该选择开放手术。
本文是刘永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