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起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就诊指南

间质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

发表者:王起 人已读

临床中,间质性膀胱炎的诊断较为复杂,而一经诊断,间质性膀胱炎的治疗也更为复杂,主要是因为治疗的效果整体上差强人意,而且根据不同的病情程度疗效也不同。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间质性膀胱炎治疗方式都有什么,效果如何?我们一般都如何去选择?

一.膀胱灌注治疗

首先,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当我们最开始诊断了间质性膀胱炎之后,首选的治疗方式是膀胱灌注治疗,一般是通过尿管往膀胱里灌注药物,频率一般是每周1—2次,根据症状逐渐减少频率,持续时间大约是在1年左右。

目前全世界应用最大的膀胱灌注药物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是透明质酸钠,商品名是西施泰,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还没有这种药物,往往需要在药物公司购买。另一种更常用的药物是肝素钠+利多卡因注射液的混合药,主要通过药物的配比以后进行膀胱灌注。除了上述两种药物,还有二甲亚砜这类药物也用作间质性膀胱炎的灌注,但因为其药物的味道比较大,实际使用的情况比较少。

那么,西施泰,肝素钠,还有二甲亚砜,这三种药物进行灌注的话,哪种药物的效果更好呢?其实无论从国外的研究,还是我们自己的临床经验来看,膀胱灌注治疗的缓解率大概在60—70%左右,而且往往在1年左右会有复发,后续再次行灌注的效果一般会降低。所以,对于很多患者而言,刚开始灌注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但是随着频率减低或者灌注停止后,症状可能会有反复甚至加重,这时候再行膀胱灌注效果可能会较之前有所下降。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这三类药物整体的缓解率没有太大区别,西施泰会稍微高一些。但因为其价格比肝素钠高很多,所以我们临床中肝素钠应用的倾向性更明显一些。

二.膀胱镜下电切术

针对间质性膀胱炎的诊断,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特征,比如Hunner溃疡和瀑布样出血点,相关的研究显示,切除溃疡或电凝出血点以后,间质性膀胱炎的症状改善更明显,我们在临床中也有这样的体会,所以我们在做膀胱镜诊断间质性膀胱炎时,会同时处理膀胱里出现的上述病变,后续再加上膀胱灌注治疗,效果会更好。

三.膀胱扩大术

对于反反复复发作间质性膀胱炎的患者,随着症状的不断加重,膀胱的破坏越来越明显,最终会造成膀胱挛缩,也就是容量变小,储存不了太多的尿液,尿频的症状就会更加明显。对于膀胱容量下降的患者,我们会建议做膀胱扩大术,通过用替代物(肠道,生物补片等)扩大膀胱的方式来增加容量,从而改善症状。因为肠道扩大膀胱的方式带来的并发症较多,所以我们更倾向于用生物补片的方式扩大膀胱,使膀胱得到重塑,能够帮助患者缓解很多症状。这种方式的恢复也更快,效果更好。

四.骶神经调节

因为排尿的功能是受神经支配的,所以我们也有部分患者在反复尝试其它方式无果的情况下,选择骶神经调节术,通过安装一个神经刺激器,使膀胱排尿的功能恢复正常,从而改善症状。但是临床中这方式的有效性并不算高,在一部分患者中是有效的,但一部分患者效果不好。所以,对于有经济条件和不愿意开刀手术的患者,可以尝试这一种方式。

五.膀胱全切术

一般间质性膀胱炎的患者在症状特别严重的情况下,是有切除膀胱的意愿和要求的,但是它作为一个良性疾病,切除后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可能会带来新的问题,所以这并不是一个最佳的方案,但是,我们通过间质性膀胱炎的诊断也能发现一些膀胱肿瘤的存在,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膀胱的切除可能就无法避免了。

六.其它

实际上,间质性膀胱炎的治疗方式还有很多,包括口服的药物(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组胺药等),肉毒素注射等,但是,鉴于其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的权衡,目前临床上一般应用不多。

总之,间质性膀胱炎的治疗方式很多,也说明没有哪一个方式是最好的选择。对于间质性膀胱炎的治疗,我们建议早期积极治疗,坚持灌注,系统评估,及时选择合理的方案。希望我的文章能让有这类困扰的患者得到相应的解答。


本文是王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