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科普
发表者:杜丽坤 人已读
三、如何正确选用抗甲状腺药物(ATD)?
抗甲状腺药物(ATD)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临床常用的有丙基硫氧嘧啶(PTU)和他巴唑(MM)。丙基硫氧嘧啶的半衰期仅为 2 小时,药效短,故需每日服药 3 次;而他巴唑的半衰期为 4~6 小时,作用可维持 24 小时,故可将全天药量于早晨一次顿服,疗效等同于每日 3 次口服。
四、如何调整抗甲状腺药物的剂量
甲亢的药物治疗通常分为「控制」、「减量」和「维持」三个阶段。
「控制阶段」,可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给予丙基硫氧嘧啶 100~150 毫克、3 次/日,或者他巴唑 20~30 毫克,1 次/日。
「减量阶段」可以每 2~3 周减一次,每次减丙基硫氧嘧啶 50~100 毫克(或他巴唑 5~10 毫克),经过 2~3 个月,当病人病情控制良好,每日丙基硫氧嘧啶用量为 25~100 毫克,他巴唑为 2.5~10 毫克时,即可转入「维持阶段」;
「维持阶段」至少要持续 1.5~2 年。需要注意的是,在用药的任何阶段,尤其当病人遭受感染或精神刺激时,需加大药量,待病情稳定后再逐渐减量。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