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发表者:高波涛 人已读
两例主动脉瓣上狭窄的反思---浅谈手术时机
最近,接连手术了两例主动脉瓣上狭窄患者,尽管两者的诊断相同,但由于两者的年龄、体重以及病情相差较大,因此手术中采取了不同的手术策略,导致两者的恢复过程迥然不同。
前者为一1岁大的男孩,因为发现心脏杂音就诊,彩超以及心脏增强CT证实患者主动脉瓣上和左、右肺动脉存在狭窄,且病变相对局限;笔者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主动脉采用一块泪滴型补片扩大,左、右肺动脉各用一块自体心包补片扩大,手术顺利,术后患者没有出现低心排,很顺利的撤除了呼吸机,并顺利出院。
后者为一15岁女孩,3岁时在外院确诊为主动脉瓣上狭窄,随访3年后失访,直至最近才来我院就诊拟行手术,术前彩超以及心脏增强CT证实患者升主动脉弥漫性狭窄,病变甚至累及主动脉弓,同时患者合并二尖瓣中重度反流,询问病史患者已经出现明显的活动耐力下降;由于患者病变严重,笔者不得不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来处理主动脉病变,降温至16℃,以保证患者重要器官功能,患者体重65Kg,因此降温、复温过程均较缓慢,导致体外循环时间过长,加之术前心功能已经处于失代偿状态边缘,术后患者出现了严重的低心排,笔者不得不采用ECMO来促使心脏功能恢复,幸运的是患者在3天后顺利撤除了ECMO,且无并发症出现。
对比两位患者,我们可以发现后者由于主动脉病变长时间存在且逐渐加重,加之二尖瓣出现了继发性关闭不全,导致了患者术前即存在心功能的明显下降,此外患者体重大,升降温时间均较长,凡此种种因素导致患者术后出现了严重的低心排甚至需要应用ECMO,假如患者发现病变时即行手术,笔者相信患者术后一定不会出现如此严重的低心排,术后恢复一定不会的如此艰难。
现实生活中没有如果,希望广大先心病患者及其家人在发现心脏疾病时能够到权威的心脏中心及时就诊,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采取合理的治疗策略,不要错过最佳的手术时机。
本文是高波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