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吴力 人已读
中青年高血压特点
隐匿性高血压常见,本身不容易被发现;年轻人不太重视血压的测量,就是服药以后,也不定期测量血压,对血压控制情况不关注;很多人即便已经罹患高血压,但都并不知情;大多数人都是因为体检而发现自己血压升高;中青年人高血压症状往往不典型,因为没有症状所以不会就医或测量血压;多数为轻度高血压,或处于临界水平,因此很多人认为是正常现象,而不去重视;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中青年高血压也有开始发现就已经是2级或3级高血压。
常见舒张压升高,中青年人血管尚未出现动脉硬化,弹性尚可,血压升高的原因多数都是因为紧张、焦虑、快节奏生活、饮食无节、肥胖、作息时间不规律等原因所导致,所以常见舒张压升高,也就是低压偏高,而高压正常或轻度升高。
因为血压轻度升高,而又没有症状,所以很多患者即便知道自己是高血压,也很难坚持测量血压,或者压根就不监测。还有部分中青年不测血压,也不会吃药,担心药物副作用,怕一旦吃药就要终身服药。
中青年高血压超重比例多,肥胖造成心血管负荷加重,交感神经兴奋,这也是导致舒张压轻度升高的一个原因。体重超标所引发的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多,合并代谢异常的比例高,都与中青年人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久坐少运动不无关系。
从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查所展示的特异性临床表现:中青年高血压心率加快、舒张压升高,动脉弹性无明显异常,但是外周阻力常明显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旺盛,这些特征都提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
肾素-血管紧张素-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是中青年高血压的主因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em, RAS)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人体内重要的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它对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发育,心血管功能稳态、电解质和体液平衡的维持,以及血压的调节均有重要作用。
通常情况下,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三者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相互反馈和制约。
中青年高血压交感神经兴奋性,刺激交感神经节,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促进肾上腺髓质释放儿茶酚胺,从而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使舒张压升高;抑制心脏迷走传入神经,增加心排出量;可增加口渴感,刺激饮水,并促进水的吸收,最终导致血压升高。
RAS促进持续性醛固酮释放而造成水钠潴留从而增加血容量,导致血压升高。
RAS作为一个整体,当受到不良刺激时,交感兴奋,瞬间的激素释放,参与血压的即刻变化,而长期则导致心血管系统的重构重塑,参与高血压的形成与调节。作为一种长期的血压调节因素。
中青年高血压RAS活性高,容易被激活,主要表现为心率加快,舒张压偏高。应该保持恒定的合理水平,尽量不被激活,犹如一个开关阀门,阀门开得过大,使水流量增大,水管压力也会变大,不及时调节阀门,水就会溢出水箱。
降低中青年舒张压的措施
中青年人高血压群体中紧张、焦虑、快节奏生活、饮食无节、肥胖、作息时间不规律是常态,体重超标所引发的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多,合并代谢异常的比例高,都与中青年人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久坐少运动不无关系,这些生活细节都可以激活交感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心率加快、舒张压升高,动脉弹性无明显异常,但是外周阻力常明显增加的临床表现,所以避免交感-RAS的激活,倡导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容易激动,心率快,舒张压高的朋友,首选β受体阻滞剂,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对于合并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者,选择ACEI、 ARB更合适。
总之,中青年高血压的控制,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合理应用β受体阻滞剂,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就能有效降低舒张压水平。
本文是吴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