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卢颖聪 人已读
发烧是每个孩子都要遇到的问题,也是最容易让家长担心焦虑的问题,对于发烧,我们也存在太多误区,了解怎样应对孩子发烧,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
发烧是指体温(腋下)超过37.5度,孩子发烧原因有很多,感染、炎症、肿瘤,以及代谢免疫等原因均可引起发烧,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发烧的原因和处理措施也不一样。对家长来说,判断孩子发烧原因很难,又该如何应对?
三个月以内孩子
三个月以内孩子,只要体温高于37.5℃,就应该去医院。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尤其是新生儿期间(0-28天),10%以上的发烧是严重感染所致,比如菌血症、脑膜炎、肺炎等,而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又很不完善,容易导致严重后果。
1到3月的孩子的发烧,很大部分病毒感染引起的,通常为自限性,部分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如病毒性肺炎、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脑炎等。但也有较大比例是细菌感染所致,较容易并发肺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由于患儿太小,鉴别起来很难,医生需要做些检查才能将风险较低的那部分孩子筛查出来,家长自己在家是无法判断风险大小的,要做的就是及时把孩子送到医院去。
三个月以上的孩子
孩子出现发烧,通常会不舒服,家长看到孩子昏昏欲睡,满脸通红,一摸孩子浑身发烫,很多都是心急如焚,搞不清楚孩子是不是什么得了重病,也会担心烧得厉害会不会出问题。孩子发烧家长焦虑是正常的,焦虑和担心也会让很多家长做不理性的选择,比如自己给孩子吃上抗生素,或者跑到医院要求医生给孩子打针。
但其实,发烧虽然会让孩子不舒服,除了持续超高热(≥41℃),目前并没什么证据能证明发烧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也不会烧坏脑子,除非是少见的热性惊厥持续状态、中暑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相反,体温升高可以减少孩子体内微生物的复制和繁殖,也可以提高人体的炎症反应,有利于致病微生物的清除,发烧对孩子的病情恢复是有利的。
孩子的发烧比成人频繁很多,原因是孩子的免疫系统不完善,没接触过的细菌病毒更容易造成感染,所以容易发烧。是免疫系统不断完善的过程,一般满5岁后,发烧的频次也会越来越少,所以发烧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但一些慢性扁桃体炎等疾病引起的反复发烧,则需要引起注意。
孩子可以选用哪些退热药?退热药有什么作用?
那退烧药有什么作用呢?就是改善孩子的舒适度。我们大人也都发过烧,有时候38℃就觉得非常难受,头痛,浑身无力,话都不想说一句,不过孩子对发烧的耐受能力似乎强于大人,有的孩子39℃的时候她一样可以玩。
那什么时候给孩子用退烧药呢?当孩子觉得很不舒服的时候。但每个孩子对发烧的耐受能力不一样,所以用药的时机也可以不一样,中国最新的指南的意见是体温超过38.5度就可以用,或者发烧让孩子明显不舒服也可以用。
因为退烧药也可能产生副作用,一般不推荐在38.5℃以下给没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孩子用药,但对有心肺功能不全、贫血、糖尿病或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孩子,因为发烧会加快代谢,也会增加氧气的消耗量,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增加心输出量,为避免心衰,代谢不稳定等情况,可以在38.5℃之前用药。发烧也容易诱发癫痫发作,所以有癫痫的孩子也应该更早给药。
无论是WHO,还是美国儿科学会,还是中国的发热指南,都认为布洛芬和对乙酰胺基酚是对儿童相对更安全的退烧药,布洛芬只能用于6个月以上的孩子,而且不要给频繁呕吐、脱水的孩子用,以免产生肾损害,对乙酰胺基酚可用于3个月以上的孩子,对呕吐的孩子也可以用栓剂。
发烧的孩子如何护理?
发热伴随代谢的增加,水分需求增大,无论是否使用药物,都应该让孩子多喝水,不愿意喝水的孩子也可以试试淡一点的果汁,出汗多也可以喝口服补液盐。
穿衣服要穿轻薄能吸汗的,厚度以孩子舒适为度,可以开空调,不能给发烧的孩子捂汗。退热贴并不能退热,温水擦浴这样的物理降温退烧效果有限,还可能增加孩子的不适,如果不是因为穿太多衣服、中暑等体温过高的情况,不建议使用。因为孩子皮肤娇嫩,酒精可能经皮吸收引起中毒,不能用酒精擦浴,也不要自己在家给孩子吃抗生素。
孩子发烧何时需要就医?
自己在家处理最重要的还是要观察孩子的精神反应,觉得精神反应不好了就应该去医院,如果孩子发烧的同时有头痛、脖子硬、抽搐、喉咙痛、耳朵疼、身上出皮疹或淤斑,反复呕吐、腹泻、剧烈咳嗽等伴随症状,也应该去医院。2岁以下的孩子持续发烧超过24小时,2岁及2岁以上的孩子持续发烧超过3天也应该去医院,任何年龄体温反复超过40℃,或者其他自己心里没底的情况也要去医院。
总结下来就是,发烧对孩子病情有利但会引起不适,应对发烧要注意孩子精神反应,警惕一些严重疾病的表现,超过了38.5度或孩子不舒服时可以用退烧药,发现不对劲、心里没底就上医院,其它事情孩子怎么舒服怎么来。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