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李勇 人已读
我院白内障眼底病科专家李勇主任指出,早在2017年,抗VEGF药物就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但仅限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用药可以报销。而新规定中新增了包括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的黄斑水肿以及脉络膜新生血管三大眼底疾病。这也意味着,原来只有很少一部分需要用这种药的患者可以享受医保报销,新医保政策执行后,绝大多数需要注射这种药的患者都可以报销了。
抗VEGF药物属于眼病治疗的“药中贵族”,这类药物在治疗眼底病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是目前治疗一些眼底病的主要方式。但由于之前这类药价格高还全自费,很多眼底病患者因未能进行及时的治疗,造成失明的严重后果。
七旬老翁整日看疫情新闻,
出现视物变形 、黑影遮挡
随着国家医保政策的利好,最近,我院迎来了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治疗首批医保报销的患者。
疫情期间,74岁的张大爷整日看疫情相关的电视新闻和微信,左眼出现了看东西中间有黑影遮挡,看东西变形的症状,怀疑是把眼睛看坏了,因为疫情原因一直在家观察。最近他前往我院进行检查,通过李勇主任的检查,被确诊为左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需要进行左眼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所注药物为雷珠单抗,属于抗VEGF药物。
按照以往,这类眼内注药加检查需要全自费4800多,这次张大爷赶上了医保好政策,在我院享受医疗报销3344元,实际只自付了2000元左右。张大爷表示,还是国家政策好,为老百姓解决了看病贵、看病难的实际问题。
黄斑变性严重可致盲,致盲不可逆
对于张大爷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李勇主任表示,张大爷爱看电视新闻,并不是导致他黄斑变性的直接原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跟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眼底黄斑区结构发生衰老性改变。黄斑区位于视网膜中央,是视力最敏感区,因此任何累及黄斑部的病变都会引起中心视力的明显下降、视物色暗、变形等。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分为干性和湿性两个类型,干性老年黄斑变性最常见的症状是轻度视力模糊,如果不加控制,就会发展为湿性老年黄斑变性。湿性老年黄斑变性多会引起严重的视力障碍,也是九成患者视力严重丧失的主要原因。它造成视力损害的原因,主要是多余的异常新生血管在视网膜下生长,而这些不该长的血管很容易破,血管一破就出血,出血完之后就会结疤,结疤就会影响视力,严重者在2-3个月内就会失明。而且黄斑变性致盲是不可逆转的,一旦致盲,就无法复明。
眼内注抗VEGF药物
成黄斑变性治疗主流方式
对于黄斑变性的治疗,以前是通过激光进行治疗,但激光治疗是一种很无奈的治疗,通过激光灼烧新生血管,会同时破坏正常组织,如果在黄斑中心凹进行激光治疗,那对视力的损害会很大,这个方式目前在临床很少使用。
随着医学的发展,后又出现了光动力疗法,这种治疗是需要激光和药物配合,产生光化合反应,封闭新生血管。可以治疗一部分黄斑变性的人群,但是这样治疗会出现瘢痕化,瘢痕化之后视力也难以提高,目前在临床也很少使用。
近几年,眼内注抗VEGF药物成为了目前主流的治疗方式,这类药效果明显、并发症低,最早引进中国的时候高达一万多,后面降到了五千多,再到四千多,现在已经纳入医保报销。我院在注射药物前,医生需要进行严格的术前检查、点药、消毒,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感染、减少并发症。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