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季丽娜 人已读
2岁的小雨因为“发热2天”来就诊,结果医生诊断她患了“急性泌尿系感染”,小雨妈妈百思不得其解,“我们平时特别注意卫生,怎么会得泌尿系感染呢?而且孩子这么小,有这么小孩子得泌尿系感染的吗?”
其实泌尿系感染这个疾病,老少通吃,而且还称得上是婴幼儿发热的隐形杀手。相比成人或年长儿,婴幼儿更容易患泌尿系感染,并且原因多种多样,不仅仅只是家长想象的那样卫生没做好才会得。婴幼儿患泌尿系感染时往往缺乏特异性表现,很容易被漏诊和误诊。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导致感染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甚至引起肾功能下降等严重后果。所以一旦小宝宝被诊断了“泌尿系感染”,家长可千万不能大意了。
为什么婴幼儿容易患泌尿系感染?
(1)首先这是由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决定的。婴幼儿总使用尿布或尿不湿,如果排尿排便后没有及时更换尿布,或者排便后清洁外阴方法不对,都可能使尿道口受粪便污染。加上婴幼儿外阴和尿道局部的防御机制比较差,尿道比较短,细菌容易从尿道口上行引发泌尿系感染。(2)另外,婴幼儿的全身抵抗力比较差,除了细菌从尿道口上行引发感染外,当身体其他部分存在感染,譬如肺炎、胃肠炎等时细菌可入血引起菌血症,从而进一步导致泌尿系感染。(3)还有一个最关键也是对患儿预后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有可能存在先天性尿路发育畸形或膀胱输尿管反流。
这里提到一个名词膀胱输尿管反流,大家可能比较陌生。正常人排尿时尿液从肾盂经由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从上往下),这个大家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但是有的宝宝排尿时可能会出现一种反常表现,即尿液从膀胱反流至输尿管甚至肾盂(从下往上),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现象就叫膀胱输尿管反流。导致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原因主要是先天性膀胱输尿管瓣膜机制不全,导致排尿时尿液的反流。另外泌尿系感染时膀胱输尿管段因炎症、肿胀、变形而失去正常瓣膜作用,也可继发反流的发生。膀胱输尿管反流的程度有轻有重,一般分为5级,1级最轻(低位反流,只反流至输尿管),5级最重(高位反流,反流至肾盂,并且肾脏、输尿管结构也显著破坏)。
膀胱输尿管反流在健康儿童中的发病率只有1~2%,但是在泌尿系感染患儿中的发病率可高达20~50%[1]。如果宝宝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就等于增加了细菌上行引发泌尿系感染的机会,而且也使得泌尿系感染不好控制和容易反复发作。膀胱输尿管反流最严重的后果是反流性肾病,即肾内形成瘢痕、肾萎缩、肾功能下降,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脏病(CKD)和终末期肾病(ESRD)[2]。
婴幼儿泌尿系感染有什么特点?
提到泌尿系感染,大家都会首先想到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典型症状。但是,婴幼儿泌尿系感染往往没有这些典型表现,多数病人仅仅表现为发热,在门诊可能就被当做感冒治了。如果仔细询问病史,会发现有的宝宝有精神差、食欲下降、拒奶、排尿时哭闹不安、打挺、尿流中断,反复抓挠外生殖器和外阴处等等症状。只有通过化验尿常规才能明确是否患了泌尿系感染。因此,对于婴幼儿不明原因的发热,要常规化验尿常规。
婴幼儿泌尿系感染需要做哪些检查?
(1)尿常规和镜检是最基本的检查。留取尿标本前一定要清洁宝宝外阴和尿道口,然后留取清洁中段尿,这样可避免局部分泌物污染尿液标本。(2)尿培养是诊断泌尿系感染的金标准,也是判断和评估疗效、调整治疗的重要依据。留取尿标本需要严格无菌操作,有的家长自己在家给宝宝洗洗外阴就留取尿样送到医院来做培养检查,这样是断然不行的。(3)为了排除宝宝是否有泌尿系统畸形或膀胱输尿管反流的问题,要重视和完善影像学的检查,譬如泌尿系B超、放射性核素肾扫描(DMSA)检查、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MCU)检查等。
婴幼儿泌尿系感染为什么要重视影像学检查?
前面已经提到,先天性尿路发育畸形或膀胱输尿管反流会大大增加婴幼儿患泌尿系感染的几率,而且容易出现反复泌尿系感染以及感染迁延不愈,长此以往会对肾脏造成严重损害,因此要重视婴幼儿泌尿系感染的影像学筛查,把潜在的泌尿系统畸形或膀胱输尿管反流等问题甄别出来,以便及早干预治疗。
目前指南[3]建议2岁以内第一次患发热性泌尿系感染,均应做泌尿系B超检查和放射性核素肾扫描(DMSA)检查。如果泌尿系B超或DSMA检查结果异常,建议在急性感染控制后行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MCU)检查,明确是否有膀胱输尿管反流。2岁以上第一次患发热性泌尿系感染时,建议可先做泌尿系B超检查,如果异常,再按照2岁以内的检查流程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
婴幼儿泌尿系感染该如何治疗?
宝宝一旦确诊泌尿系感染一定要积极治疗。由于泌尿系感染大多数是细菌感染引起,因此需要应用抗生素治疗。尤其是当宝宝被确定为急性上泌尿系感染即肾盂肾炎时,应静脉使用抗生素足量足疗程治疗。家长一定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减量或停药。对于影像学检查发现有异常的宝宝,治疗相对会更复杂、更困难一些。譬如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患儿在感染控制后可能需要小剂量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如果膀胱输尿管反流较为严重,抗炎保守治疗无效,或存在其他先天性尿路发育畸形时,则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如何预防婴幼儿泌尿系感染?
为了预防泌尿系感染,一方面做好宝宝平时的生活护理尤为关键。要勤换尿布,夏天避免穿开裆裤,保持会阴区和尿道口的清洁卫生。便后清洁肛门擦拭大便时自前向后,避免将细菌带到尿道口附近。平时鼓励宝宝多饮水,不憋尿,有便秘和蛲虫问题及时治疗。另一方面,要加强营养和户外锻炼,增强体质,减少患各种感染的机会。对于已经明确存在泌尿系感染高危因素如泌尿系统畸形或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宝宝,则需要长期定期随诊复查。
文献
1.Belman AB. A perspective on vesicoureteral reflux. Urol Clin North Am, 1995,22:139-150.
2.Lahdes-Vasama T, Niskanen K, Ronnholm K. Outcome of kidneys in patients treated for vesicoureteral reflux (VUR) during children.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06,21: 2491-2497.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学组。泌尿道感染诊治循证指南2016,中华儿科杂志,2017,55(12):898-901。
本文是季丽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