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熊先泽 人已读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早期就可能出现淋巴和血行转移,进展迅速。胆囊癌早期诊断困难,患者就诊时往往已是晚期,因而总体预后极差。目前根治性手术仍是胆囊癌获得治愈并长期生存的唯一途径。下面就胆囊癌治疗相关常见问题进行解答。
1.意外胆囊癌需要再次手术吗?
意外胆囊癌是指术前在临床上拟诊为胆囊良性疾病,在胆囊切除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而偶然发现的胆囊癌。由于是在术后确诊,所以面临的问题为是否需要再次行根治手术。若术后病理切片发现癌肿仅侵犯至粘膜层或肌层者,单纯行完整胆囊切除术已达根治目的的,可不必再行第二次根治性手术。但位于胆囊颈、胆囊管的意外胆囊癌,无论其侵犯至胆囊壁的哪一层均应再次行肝十二指肠韧带周围淋巴结清扫术。对于浸润深度超过肌层,切缘阳性及胆囊三角淋巴结活检阳性的意外胆囊癌也均应行第二次根治手术。
2. 意外胆囊癌再次手术的时机选择?
对于术后发现的意外胆囊癌,早期的再次手术治疗能使患者得到更好的预后。但再次手术时机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尚无共识。鉴于胆囊癌进展快、转移发生早,如患者全身情况允许且有手术意愿,建议在第一次术后2 周之内再次手术,最晚也应在3个月内完成。
3. 胆囊癌手术的手术方式选择:腹腔镜或开腹手术?
对于Tis、T1a期胆囊癌,若手术过程中胆囊无破损、无胆汁外漏、切缘阴性,无论是腹腔镜或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术后 5 年生存率均近100%。而对于 T1b 期、T2 期胆囊癌,手术的方式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是否行腹腔镜手术,取决于手术医生的腹腔镜技术熟练程度及术中获得确切的病理学再分期。对于T2 期以上胆囊癌,手术建议选择开腹手术。
4. 胆囊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及术后辅助性治疗的意义
胆囊癌的术前新辅助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是胆囊癌综合治疗中最薄弱和最不被重视的环节。胆囊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目的:
1. 作为筛选措施,避免预后差的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手术;
2. 使局部进展期肿瘤降期至交界可切除,甚至可切除,以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胆囊癌的辅助治疗的意义也在于降低局部复发率,并一定程度上改善生存期。目前研究表明对于 T2 期及以上、伴有淋巴结转移、未能实现 R0 切除及不可切除的胆囊癌患者是术后辅助治疗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治疗对象。
小结:近年来,我们团队严格按照中华医学会胆道外科学组制订的最新指南,高质量、规范地开展了大量的胆囊癌根治术、扩大根治术及腹腔镜胆囊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总体生存率达到了国际标准。而且,对于不可切除或交界性可切除的胆囊癌中晚期的患者,我们根据国际最新指南,采取多学科诊疗模式,通过手术、术前新辅助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等综合治疗明显改善了部分患者的预后。
IVB+V段切除的胆囊癌根治术
本文是熊先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