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喜军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典型病例

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案

发表者:郭喜军 人已读

患者杨某某,男,63岁,山东省淄博市人,主因胃脘部不适十余年,消瘦半年就诊。现自觉胃脘部不适,口干口臭,舌暗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滑。在当地医院查电子胃镜结果示: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中医诊断为痞满,证型:胃阴不足。西医诊断: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此乃多与体质虚弱或病久以及邪毒化热有关,胃阴不足,脾胃不和,腐熟水谷能力下降,影响消化吸收,故见形体消瘦,口干口臭。治疗上多以清热养阴为主,佐以清热化湿。故借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

杨某某,男,63岁。

初诊(2008年7月4日)患者间断胃脘不适十余年,曾服奥美拉唑、多潘力酮、中药制剂(成份不详)等,效果不明显,时轻时重。近半年来食量减少,体重下降,故于2008年6月13日在淄博张店区人民医院查电子胃镜,提示: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病理诊断:胃体粘膜轻度萎缩伴腺上皮轻度肠上皮化生,胃窦粘膜管状腺瘤。现自觉胃脘不适,纳食量少,体型瘦,口干口臭,大便偏干,1次/日,排便困难,夜寐差,舌暗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滑。

处方如下:

柴胡10g 黄芩6g 苏叶9g 黄 连6g 八月札15g 百合20g 乌药12g 石斛20g 茵陈9g 青陈皮各15g 炒枣仁20g 合欢花10g 夜交藤30g 生地12g 当归12g 佩兰12g 白寇仁12g 砂仁6g 白花蛇舌草15g 冬凌草10g 生石膏15g 女贞子30g 旱莲草30g 佛手15g 香橼12g 元胡12g

给予30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

二诊:(2008年8月12日),纳食增加,体重有所增加,胃脘不适明显减轻,现口干口中异味显,大便两天一行,排便不顺畅,期间服用安定调整睡眠。舌脉同前。

沙参20g 桑叶10g 旱莲草10g 八月札20g 当归12g 川芎6g 藤梨根12g 青皮15g 柴胡10g 黄芩6g 百 合20g 乌药12g 石斛20g 茵陈9g 天冬20g 炒枣仁20g 合欢花10g 夜交藤30g 生地12g 砂仁10g 白花蛇舌草15g 生石膏15g 女贞子30g 佛手15g 香橼12g 元胡12g 生薏仁20g

继续口服30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

三诊:(2008年9月13日),服药30剂后,症状缓解,食纳大增,于当地复查胃镜,报告:慢性浅表性胃炎。自服中成药一个月,前来复诊。

寄生15g 甘松10g 柴胡6g 白花蛇舌草20g 元胡20g 蒲公英20g 百合30g 麦冬20g 生地20g 沙参20g 桑 叶10g 旱莲草30g 八月札20g 当归12g 川芎6g 藤梨根12g 青皮15g 黄芩6g 乌药12g 石斛20g 茵 陈9g 天冬20g 炒枣仁20g 合欢花10g 夜交藤30g 砂仁10g 生石膏15g 女贞子30g 佛手15g 香橼12g 生薏仁20g

继服20天以巩固疗效。后追访患者病情稳定未复发。

按:胃炎患者表现为阴伤胃热者,多与体质或病久以及邪毒化热有关,在治疗上养阴与清热兼顾,并应注意:清热不用苦燥,养阴需防滋腻,行气谨防耗阴,解毒勿伤脾胃。本案患病日久,胃阴亏虚,土不生金,肺胃双亏,且防及肾,选用沙参、麦冬、百合、石斛、生地、女贞子、旱莲草等甘寒之品,更以桑叶开肺降胃,并慎用苦寒,避免伤阴。患者此时正气已伤,而肠上皮化生乃毒邪势盛之症,故采用清热解毒,通络散结的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藤梨根、当归等药。胃宜降则和,非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而用甘凉或甘平濡养胃阴,使津液来复通降相宜,病症缓解。

本文是郭喜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