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崇旺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脑瘫孩子出现尖足症状该怎么办?

发表者:常崇旺 人已读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想战胜尖足,那就从了解它开始。

原因

主要是由于小腿后面的小腿三头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肌张力高引起。

表现

走路时先足尖着地然后再足跟着地,有时搓地走,即趟水样步态,严重的由于跟腱挛缩使足后跟不地也叫芭蕾脚,看患儿鞋底可发现足尖那里容易磨损。

后果

站立或行走时足尖先着地,这样由于足底可支撑面积小,使足底所受的压强大,使站立或行走时所消耗的能量多,平衡也由于支撑面积小而受影响,还有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从而使患者步行同样距离,要比正常儿消耗的能量大,还有跑或跳时足底瞬间所受的冲击力就更大了,再加上患儿普遍存在肌力偏低的情况,这样就产生了,患儿所具备的能力与所必需的肌力、平衡、协调能力有偏差,让人误认为患者偷懒不肯走,胆子小不敢跳。

处理原则

提高弱势肌群肌力,平衡肌张力,尽量主动运动平衡肌张力,尽量用平衡肌张力来达到降肌张力的效果,最终使运动改善。

1,主动勾脚:主动足背屈勾脚,增加胫前肌的肌力,来平衡小腿三头肌的肌张力,使踝关节协调运动,从而改善尖足。

2,牵拉:患儿仰卧位屈曲伸展膝关节的同时保持足背屈状。

3,足背屈牵拉:注意力度和维持足背屈状一段时间(注意保护足弓),如还有足内翻或足外翻时,注意调整牵拉的方向同时进行修正。

4,叩击:快速较重叩击小腿胫前肌,提高弱势肌群的肌力,对抗小腿三头肌的肌张力。

5,斜板:通过站或蹲斜板牵拉小腿三头肌降肌张力。

6,按摩:轻按揉小腿三头肌降痉挛肌肌张力,较大力按揉小腿胫前肌提拮抗肌肌力,并点压足三里穴增肌力。

7,重心转换:扶蹲并前后重心转换使足尖和足跟先后着地,牵拉小腿三头肌及跟腱,同理弓步站并前后重心转换。

8,其它各种方法:绑站足背屈牵拉,小腿绑沙带并前足掌踩木条站等。

注意:尖足要与足下垂相区别,周围神经损伤、中风、软瘫等,由于胫前肌无力而引起的足下垂,胫前肌无力引起的足下垂走的是鸡样步态,鸡样步态是先足尖着地然后直接踩下去,与趟水样步态是有区别的。


本文是常崇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