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程吕欢 人已读
(1)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病灶通常小于5毫米,诊断需要结合组织结构、细胞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等多个因素进行。不典型增生在形态上与原位腺癌具有连续性,但是一般原位腺癌直径一般>5毫米,细胞异性型更显著。
(2)原位腺癌(AIS):可分为黏液型及非黏液型,黏液型少见,病灶一般小于3厘米,且无神经、血管、淋巴管、胸膜及肺实质的浸润,肿瘤及周围正常组织内不存在肺泡内肿瘤细胞,手术切除后无病生存期(DFS)及无复发生存期(RFS)可达100%。另外,对于直径超过3厘米的肿瘤,如果符合原位腺癌诊断标准,可诊断为“附壁生长为主,倾向原位腺癌”。
(3)微浸润腺癌(MIA):可分为黏液型及非黏液型,黏液型少见,肿瘤直径一般小于3厘米,病灶浸润程度小于5毫米,浸润结构为腺泡、乳头、实体及微乳头成分,且无血管、淋巴管、胸膜侵犯及肺泡内肿瘤细胞。如出现脉管侵犯或者肺泡内肿瘤细胞,肿瘤则应该诊断为“附壁生长为主浸润性腺癌”。对于肿瘤直径大于3厘米形态符合微浸润腺癌(MIA)诊断标准肿瘤,可诊断为“倾向MIA”。一般认为微浸润腺癌(MIA)手术切除后无病生存期(DFS)及无复发生存期(RFS)可达100%,但是对于低分化类型其生存期是否能达到100%仍有争议。
(4)浸润性腺癌:浸润性腺癌,对周围组织间质有侵犯。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