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博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沉默的肿瘤~~~关于前列腺癌你了解多少

发表者:舒博 人已读

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18年全球肿瘤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前列腺癌在全世界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仅次于肺癌,占13.5%,死亡率占第五位,为6.7%。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的西方化、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及健康体检意识的提高,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据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统计年报显示,前列腺癌在男性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为60.3/10万,而死亡率为26.6/10万,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位于首位。在香港、台湾及上海等发达地区,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已经超过膀胱癌成为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造成我国与西方国家男性前列腺癌死亡率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前列腺癌筛查的普及率普遍较低,前列腺癌诊断时的分期偏晚,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据我国多中心研究资料显示,仅1/3的初诊前列腺癌患者属于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初诊时多数患者已处于中晚期。相比之下,美国初诊的前列腺癌患者中,临床局限性病例占81%,淋巴结转移病例占12%,远处转移病例4%。

为了早期诊断和治疗前列腺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普及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显得尤为重要。一项研究对2017年4月-2018年8月间来自上海和江苏共2159例高危男性进行了基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 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结果显示,PSA异常者(≥4.0μg/L)为271例(占12.6%),其中仅57例(占21.0%)PSA异常者接受了前列腺穿刺活检。34例经穿刺证实为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59.6%,总体前列腺癌检出率1.57%。由此表明,针对高危人群的前列腺癌精准筛查是可行且有效的。进一步推广在高危人群中的前列腺癌筛查将有望改善我国前列腺癌分期偏晚、总体预后差的现状。

前列腺癌的筛查主要包括PSA、直肠指诊(digital rectal diagnosis, DRE)和经直肠前列腺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 TRUS)三个方面,相比DRE和TRUS,PSA因检测方便、快捷、廉价,且具有更高的前列腺癌诊断准确率,所以作为最常采用的常规筛查手段。

哪些人群需要进行前列腺癌筛查呢?2017年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前列腺癌筛查专家共识》,该共识认为,以PSA作为前列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手段有助于实现前列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该共识明确了筛查的高危人群:年龄>50岁的男性;年龄>45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年龄>40岁且基线PSA>1?g/L的男性。

筛查发现PSA升高就能诊断为前列腺癌吗?前列腺穿刺活检才是确诊前列腺癌的金标准,目前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是超声引导下经直肠或会阴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2016年中国前列腺癌联盟发布了《前列腺穿刺中国专家共识》,制定了前列腺穿刺的适应证:①DRE发现前列腺可疑结节,任何PSA值;②TRUS或MRI发现可疑病灶,任何PSA值;③PSA>10?g/L;@PSA 4~l0?g/L,f/tPSA可疑或PSA的密度(PSA density, PSAD)值可疑。

确诊为前列腺癌如何选择治疗方式呢?前列腺癌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主动监测、外科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对于肿瘤病灶局限于前列腺的患者,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经济情况、个人意愿等综合考虑选择主动监测、外科根治手术及根治性放疗;对于肿瘤侵犯周围器官或发生局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患者,可以选择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接受根治性治疗的患者,治疗结束了吗?前列腺癌患者无论接受何种治疗,均需要接受长期随访,即定期到泌尿外科专科门诊复查PSA、睾酮和影像学检查,一般随访间隔为3-6个月。

随着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的逐渐升高,普及高危人群前列腺癌的筛查,争取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提高男性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建立前列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集PSA筛查—前列腺穿刺—病理诊断—规范治疗—规范随访,对每一例患者真正做到全程管理,全方位呵护男性前列腺的健康。


本文是舒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