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胡勇平 人已读
专家介绍:专家简介:胡勇平,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最早在浙江省开展复杂眼底外科手术及人工玻璃体植入、全飞秒近视激光手术等新技术的眼科专家之一,从事眼科临床与科研工作20余年,临床重点关注眼底病及眼科防盲,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及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微创手术、复杂性眼外伤的救治均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基础研究重点关注葡萄膜炎、高度近视。
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小学生近视率已接近40%,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更高。其中,近视度数300度以下叫低度近视,300~600度叫中度近视,600度以上就是高度近视。
1、近视是如何发生的?
角膜和晶状体是眼球的屈光系统,正常情况下,光线从外边射到眼球里,经屈光系统折射后,聚焦到眼底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当屈光系统折射能力强,或屈光折射能力正常,但是眼轴增长,都可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前面,形成近视眼。
中低度近视多数是因为屈光聚焦能力强造成的,比如用眼习惯不良,照明不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太重等,导致用眼过度,角膜或晶状体变凸,不能恢复正常时,就成为近视眼。
2、高度近视危害?
高度近视则更多的是遗传性的,表现为儿童学龄(前)期出现近视,随着生长发育,近视度数进行性增加。高度近视除了视力差以外,最大的危害还是眼轴增长引起的,正常人的眼轴约23.5~24mm,高度近视经常到了26mm以上。
在近视形成过程中,眼球会逐渐变大、拉长,变成长椭圆形甚至是不规则的局部突出,但是眼球内的组织结构并不跟着长,所以被动地随着眼轴“拉”长,变薄,最终引发白内障、青光眼,还有各种各样的眼底病。
最严重的就是高度近视眼轴增长,引起了视网膜不断地“拉”薄、变性,发生出血、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等。因此,高度近视可不单单是镜片变厚,不美观,真正对眼睛有影响的是眼底的并发症!
3、什么是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属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随着眼轴不断地增长,视网膜被动地越拉越薄,最后在视网膜的某个地方就形成裂孔。
视网膜破了以后,眼球腔里边的玻璃体(液体的)就会灌注到视网膜的下面,这样,视网膜就离开了它所依赖的那层组织,导致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的一个非常严重的病,高度近视比正常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机会高7~8倍。一旦发生视网膜脱离,患者就会感觉眼睛前有闪光、黑影,随着视网膜脱离的范围越来越大,黑幕就越来越大。
4、高度近视患者出现视网膜脱离怎么办?
如果只是单纯视网膜裂孔,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可以通过视网膜激光光凝封闭裂孔,阻止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然而如果视网膜脱离已经发生,就必须要接受手术治疗。
(1)巩膜扣带术
巩膜外加压手术,在眼球外边加一个垫,把眼球往里边挤,这样让眼球的外壁跟脱离的视网膜贴上,贴上以后,再把视网膜裂孔周围用激光焊接封闭。适用于早期单纯的视网膜脱离。
(2)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手术
把眼球打开,把器械伸到眼球里边去,把造成裂孔的原因牵拉都解除。包括切除眼球内的玻璃体,再以激光封闭裂孔,最后眼球里边再填充硅油或气体,起到“顶”起视网膜的作用,使脱离的视网膜与眼球壁贴附复位。
术后要求患者俯卧位,让打进去的气体或者油顶住视网膜,促进其贴附愈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若眼球内填充的是气体,一段时间后气体会被人体吸收,若填充的是硅油,需要二次手术取出来。
玻璃体切割手术是眼科最近二十年最引人注目的进展之一,给以复杂视网膜脱离患者带来了希望!
本文是胡勇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