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四脑室巨大室管膜瘤手术治疗
发表者:李宾 1659人已读
室管膜瘤(ependymoma)是起源于脑室内室管膜的肿瘤,大多数位于四脑室,属于相对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后再予以放疗和化疗。一般患者都可以达到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以上。
对于四脑室巨大的室管膜瘤,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的关键。但由于肿瘤位于四脑室,体积巨大,往往对前方脑干甚至颈髓有明显的压迫,手术切除的难度、风险极大。很容易造成脑干、颈髓损伤导致呼吸、心跳受损以及高危截瘫等意外的发生。但如果手术未有效切除肿瘤,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预后。因此这类肿瘤对神经外科医生的技术、心理均是极大的挑战。
病例一
男性患者,24岁,右上肢乏力2年余,进行性伴行走不稳半年。该患者磁共振检查发现四脑室巨大肿瘤,压迫前方脑干和颈髓,在脊髓和脑干交界处甚至都无法看到神经的存在,完全被压没了!并且导致整个颈髓内脊髓空洞。即便这种情况下,患者也仅仅是行走不稳,上肢没有力气。因此手术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
手术过程中发现肿瘤前方延髓完全受压,并且与肿瘤紧密粘连,在切除这部分肿瘤的过程中,由于刺激到心跳中枢,导致术中出现心跳骤停!经紧急抢救后心跳恢复。为保证生命中枢的安全,故残留了一小部分肿瘤在延髓上,肿瘤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呼吸、心跳、吞咽功能完全正常,未发生截瘫等严重并发症。复查磁共振,肿瘤切除满意,术后病理室管膜瘤WHO II级,出院后予以放疗及康复治疗。
病例二
女性患者,35岁,头痛1个月,伴恶心、反复呕吐1周。磁共振发现四脑室巨大占位,伴有梗阻性脑积水、颅高压。肿瘤侵犯脑干并向一侧侵犯桥小脑角区。
手术全切肿瘤,术后患者无并发症发生,脑积水解除。术后病理间变型室管膜瘤 WHO III级,术后10天康复出院行放化疗。该例患者虽然病理提示肿瘤恶性程度较高,但由于术中全切,再予以放疗和化疗后,定期随访,还是有很大的机会长期无病生存的。
巨大的四脑室室管膜瘤虽然手术风险、难度都比较大,但只要能够保证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全切或者大部分切除肿瘤,病人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得到长期缓解的。这往往取决于医生的手术技巧和勇于承担风险的决心。
本文是李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01-07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