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东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什么是间质性膀胱炎?要如何治疗?

发表者:李旭东 人已读

间质性膀胱炎又称Hunner’s溃疡,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特殊类型的慢性膀胱炎,常发生于中年妇女,其特点主要是膀胱壁的纤维化,并伴有膀胱容量的减少,以尿频、尿急、膀胱区胀痛为其主要症状。表现为痛性膀胱疾病,症状多持续1年以上。病变累及膀胱全层,黏膜肿胀、充血并可发生裂隙或溃疡,溃疡常位于膀胱前壁和顶部。间质性膀胱炎晚期可能会现膀胱挛缩或输尿管反流、输尿管狭窄,可致肾积水或肾盂肾炎,甚至肾衰竭!

目前没有治愈IC的方法,也无某种单一的治疗方法对大多数患者有效,可能需要联合多种治疗方式来控制症状,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治疗,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以下几种

1、口服药物:没有专一治疗药物,某些抗抑郁药有助于减轻间质性膀胱炎的疼痛和尿频

2、膀胱水扩张术: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膀胱水扩张,主要有三个目的:第一,扩张前膀胱镜检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症状的原因(如:结石、肿瘤)第二,作为治疗手术缓解患者症状,为患者建立信息,并未可能的灌注治疗提供治疗机会,第三,发现由于旁观容量异常。

3、膀胱灌注:常用膀胱灌注药物为透明质酸钠,既往所用肝素、利多卡因、碳酸氢钠等疗效有限

4、骶神经调节(膀胱起搏器):膀胱灌注无效,疼痛明显患者

5、其他治疗法:饮食疗法、行为调节、理疗等

6、少数症状严重和其他治疗发放无效的病人可考虑手术。


本文是李旭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