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后必读
如何煎煮中药?
发表者:吴禹池 734人已读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有鲜明的特点,其中之一即是个性化配方,需要自行煎煮。但是中药怎么煎才好呢?有些年轻人可能还并不了解。这里吴大夫给大家讲讲中药怎么煎煮等注意事项。
1. 选择什么器具?
砂锅最佳,其次陶罐、瓷罐、不锈钢亦可。不建议使用铜铁铝锡等金属器皿煮中药。购买自动煎药壶,也是选择陶瓷的壶身。
2.用什么水?
不需要用矿泉水,用自来水、纯净水等日常饮用水即可。分量:第一煎水漫过药面 3-5cm,第二煎水漫过药面2-3cm。
3.要不要洗?要不要泡?
中药材在煎煮之前是不是需要清洗?这个问题困扰了许多朋友。其实目前大医院采用的中药材多数为小包装,处理工艺也比较规范、卫生,所以不一定需要清洗。其它来源的药材,或许还是过一过水清洗一下为宜。煮药前,建议用冷水浸泡30分钟。
4.煮多久?
中医认为,不同的处方煎煮的时长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滋补类的药材需要长时间的煎煮,而治疗外感疾病的中药,则通常不需要煮很久,甚至煮沸即可。
火候:火候有“文火”和“武火”之分。“文火”即“小火”, “武火”即“大火”。一般先用武火煮沸数分钟后,改用文火慢煎,尤其是滋补剂, 更应文火慢煎。
时间:一般头煎煮沸后再煎20-30分钟滤出药液;二煎加水煮沸后再煎 15-20分钟,滤出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匀,分两次服用。滋补强壮药头煎 30-40分钟,二煎 25- 30分钟。
5.有些药被药师单独分装,怎么回事?
这些是需要使用特殊煎煮方法的药材。
先煎 一些矿物类、甲壳类、化石及兽角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溶出,可先行打碎煎煮10-15分钟,再加入其他药同煎。如龙骨、牡蛎。另外,某些毒性药物如熟附子,久煎(30分钟以上)可降低其毒性。
包煎 毛绒药物、花粉类、细小的种子类可将其装入纱袋,与其他药物同浸共煎,以免绒毛脱落,刺激咽喉。如辛夷花、苍耳子、菟丝子。
烊化 胶类或糖类药物可将其放入水中或已煎好的药中溶化,搅匀后内服。如阿胶。
冲服 贵重药或含挥发油成分不耐久煎的药物,可研成细粉同药液一同服下。如肉桂、三七粉。
后下 泻下药、气味芳香类药物煎久宜易失其功效,建议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入煎即可。如薄荷、砂仁。
另煎 一些贵重的药物如人参、西洋参、鹿茸, 为保存药物有效成分不被其他药渣吸附造成浪费, 应单独煎服,其汁液兑入煎好的汤剂中服用。
煎汤代水 一般体积庞大吸水量较大的药物如丝瓜络、灶心土、金钱草、糯稻根等不易与他药共同煎煮,应先煎,取汁澄清,再用此水煎其他药物,称之“煎汤代水”。有时候医生认为需要使用大剂量的某个药材,如黄芪100克以上,也可以先单独煎煮黄芪,然后再用黄芪水来煮其它的药材。
6.喝多少?
服药剂量:根据医嘱病情需要,分服(分次服用)或者顿服(一次性服用)。一般一次约大半碗(150ml左右)为宜。
7.应该什么时候喝中药?
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大多数情况可以饭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服用。这样可以减轻药物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
特殊的情况应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比如治疗感冒的中药,可以一天多次,频频饮用。治疗失眠的中药,可在下午至睡前期间服用。
8.服用中药期间有什么饮食禁忌?
脾胃为本。中药发挥作用,也离不开脾胃的运化功能(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消化、代谢功能)。因此,服用中药期间,要顾护脾胃,忌食辛辣、生冷、油腻的食物,不饮酒。
——————————————
关注肾脏健康的吴禹池大夫
本文是吴禹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04-16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