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暖花开,春风肆溢的春季全面铺开,人们游春踏青的外出活动日益增多,各种花卉的开放,花粉飞扬,柳絮飞扬。一阵阵起尘扬沙卷灰的春风扑面而来,扬起夹杂的微尘,菌落,霉粉。致使具有过敏体质与过敏性疾病的人纷纷中招发病。一时间,过敏性鼻炎就成了流行性时疫。 过敏性鼻炎是人体免疫功能反应性异常,及变态反应性异常,所以也可以简称为变应性鼻炎。引起变态反应的自然物质称之为变应原。可分为三大类。吸入变应原,室内变应原主要有尘螨、动物皮毛或来源于植物的过敏原等;室外变应原包括花粉和真菌等。食入变应原,常见者如牛奶、鸡蛋、肉类、鱼虾及其他海味和某些药物等。直接接触变应原,如化妆品、肥皂、油漆及某些外用药液。春秋空气中飘浮夹杂着各种季节相关的动植物性变应原增多,随春风秋风卷扬飘落,与人体的接触增多,易致发病增多。其次,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个慢性发展过程,与遗传有关。从临床角度看,变应性鼻炎患者常伴有明显家族史。此外,这种遗传现象在单受精卵双胞胎中比双受精卵双胞胎更明显,而具有某种基因的儿童可能会特别敏感。还有环境因素的加持,我们熟知的空气污染,难辞其咎,室外污染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和大气污染成分,如臭氧、氮氧化物和SO2等。室内污染主要有甲醛、甲苯等。感染因素,即变应性疾病增加是由于感染性疾病减少的结果。其理论依据是细菌感染或接触细菌的产物而激发T辅助1型细胞的反应,从而产生抑制Th2的反应力,达到减少变应性疾病和哮喘的发病率。此外,有报道发现病毒感染也可以产生类似的效应。大都市,厂矿区,重工业区都是过敏性疾病的首恶区。 临床上,过敏性鼻炎的四大典型症状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子痒、鼻子不通气,如果符合过敏性鼻炎四大典型症状的两个以上,可以诊断过敏性鼻炎。部分患者有嗅觉减退,但为暂时性,本病还会并发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咽喉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肠炎、白细胞碎裂性皮肤血管炎、喉痉挛等疾病。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多因素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而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存在于人类生活环境的各种变应原。按病情久暂,又可以分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每到花粉播散季节或者干草枯枝败叶季节便开始发病,每年发病季节基本一致,春秋两季发病。过去曾有“花粉病”、“干草病”的称谓。鼻痒是鼻黏膜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后发生于局部的特殊感觉。季节性鼻炎者可伴有眼痒、耳痒、咽痒等。鼻塞程度轻重不一,间歇性或持续性,单侧、双侧或两侧交替。鼻涕为大量清水样鼻涕,是鼻分泌亢进的特征性表现。另一种是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是指每年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持续在9个月以上,多为室内的过敏原,如尘螨或其粪便所致。尽管发作具有常年性,但是患者在一天里症状轻重是不一样的。喷嚏为一反射动作,呈阵发性发作,每次数个到数十个不等,多在晨起、夜晚或接触变应原后发作。鼻涕为大量清水样鼻涕,是鼻分泌亢进的特征性表现。主要发生在过敏性体质、过敏性疾病者身上。当然,也容易在春秋季复发与加重。需要特别注意与鉴别一下的是经常伴有复发发作性过敏性鼻炎的特应性皮炎。异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又称异位性湿疹或遗传过敏性皮炎,属于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皮肤病,异位性的含义: (1)有易患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的家族性倾向; (2)对异种蛋白过敏; (3)血清中IGE值高; (4)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典型的异位性皮炎除有特定的湿疹临床表现外,还具有上述四个特点。本病的认识尚不一致,病因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与多种因子如遗传、环境等有关。本病在人群中的发生情况,国外有人统计为0.1%-0.05%,在婴儿中则更高,大约3%,女与男之比为2:1或1.6:1,曾有婴儿异位性皮炎的小儿多为男性的报道,本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婴儿期,1个月左右至2周岁;儿童期,3~10岁;青年期及成人期,约12~23岁,每个病例并不一定按这三个阶段顺序发展,或缺其一,两个阶段,或二,三个阶段连续发生而无缓解的无症状期,多数病例于婴儿期自愈,平均约有10%的病人移行至成人期,2岁以后发病者病程长,难治且常移行至成人期,年长患者较少见,有人统计约2%~25%超过45岁,亦有报告本病于30岁左右痊愈,但亦有延续顽固而无缓解期,至50~60岁方痊愈者。皮损以亚急性和慢性皮炎为主,主要发生在肘窝、胭窝、颈前等部位,也可发生于躯干、四肢、面部、手背,大部分呈干燥、肥厚性皮炎损害,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痒疹样皮疹。特应性皮炎患者有一些有助于疾病诊断的特征性表现,包括皮肤干燥、鱼鳞病、毛周角化、掌纹症、眼睑湿疹、手部湿疹、乳头湿疹、盘状湿疹、汗疱疹、唇炎、复发性结膜炎、眶下褶痕、眶周黑晕、苍白脸、颈前皱褶、鼻下和耳根皱褶处湿疹、皮肤白色划痕症、出汗时瘙痒、对羊毛敏感等。此外,部分患者还同时有其他特应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部分患者有明显的异种蛋白过敏,如对部分食物蛋白(肉、蛋、奶、坚果等)或吸入物(粉尘螨、屋尘螨等)过敏。这些特征对特应性疾病的诊断都有重要价值。约 40%~80% 的患者有家族过敏史,如家族成员中有特应性皮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家族史的询问对于特应性皮炎的诊断非常重要。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特应性皮炎可有血清总 IgE 升高,约 40%~60% 患者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往往与疾病的活动度相关,疾病活动期升高,经有效治疗可迅速恢复正常。诊治时要特别注意家族史遗传史,病史病程长,迁延,易定期反复发作,以及后续出现的延续性症状与表现。 过敏性鼻炎是上呼吸道常见慢性炎症,在全球范围内该病流行率呈高发趋势。本病以儿童、青壮年居多,男女性别发病比无明显差异。据WHO近年公布的数据,全世界现约有5亿人罹患此病,其中以西欧、北欧、北美等发达地区流行率最高,一般介于12%~30%之间。我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有地区性流行率的报道,均在0.5%~1.5%之间,而近年则发现流行率呈快速增加趋势。已发表的多个多中心流行病学报道表明,患变应性鼻炎比无鼻炎史者患哮喘的风险可高出3~5倍。好发人群有鼻结构发育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厚,鼻息肉等,由于生理结构的异常,鼻腔正常功能受限易发生过敏感染。由于遗传性因素影响,有家族性过敏性疾病史者,如患者家庭多有哮喘、荨麻疹或药物过敏史,发病率高。以往称此患者为特应性个体,其体内产生IgE抗体的能力高于正常人。还有职业生活环境不良,长期吸入各种尘埃粉尘者,刺激机体产生IgE抗体的抗原物质称为变应原。该变应原物质再次进入鼻粘膜便与相应的IgE结合而引起变态反应。 诱发因素,由于体内免疫反应机制与功能紊乱失调,反应状态亢强如惊弓之鸟,一般健康人群处之泰然的物理性刺激因素,如日光、冷热、气候变化与空气潮湿度改变;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副交感神经功能偏亢为主,各种原因导致的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精神因素如愤怒、兴奋、焦虑,紧张、悲愤等情绪波动等都可以诱发过敏性鼻炎。都易诱发过敏性鼻炎。 由于病情的特殊性、易发性问题,对于患者与易患者而言,做好防护与防范显得十分重要。诊治与防治措施如下: 1、过敏性鼻炎的患者要注意尽早及时就医,以利找到与确认找到相应的过敏原,尤其对于高危人群如从事职业与生活环境不良的人群(过敏性鼻炎四类高危人群:(1)过敏性体质者,特别是婴幼儿、女性、体质虚弱者。(2)长期接触有害气体、粉尘、霉尘或从事与之相关的装修、煤炭、棉纺、毛纺、粉尘、化工、农药与农业大棚等行业的工作人员。(3)饮食不节与不洁,喜好吃荤腥、辛辣、寒凉等食物之人,要注意,对于过敏人群而言,一些常见食物也是过敏原,如鱼虾、鸡蛋、牛奶、面粉、花生、大豆等。药物过敏也需要留心关注。(4)家族遗传与个人体质,父母或家族有过敏性鼻炎或者过敏性疾病史)者,更需要特别关注与小心。 2、防患于未然,防大于治,诊治宜早不宜迟。对于高危人群,(除了上述易患过敏性鼻炎的四类易患高危人群之外,对于正在服药治疗的高龄,伴有脏器损害功能不全的各种慢性疾病者伴有过敏性鼻炎者),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而且,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若出现鼻塞时间较长,临时服药治疗没有效果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有条件的,应该及时耳鼻喉(五官)专科就医诊治。 3、明确诊断后,服药期间,特别是自行购药服用时,患者若出现过敏性鼻炎症状持续不能缓解、服用抗过敏药物后症状不能缓解或不能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病情加剧加重,出现鼻炎表现之外的问题,如头痛、发热,鼻衄,胸闷、气短、皮疹,瘙痒、腹痛、腹泻等,应及时就医进一步请医生诊治,调整完善治疗方案与防治措施。 4、已经确诊过敏性鼻炎的患者,若出现喉炎喉痉挛、支气管哮喘的喘憋晕眩,甚至昏迷等症状,应立即急诊就医。 5、过敏性鼻炎首先考虑去耳鼻喉(五官)科就诊。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支气管哮喘,严重的瘙痒皮疹,眼睛红肿等可到相应的呼吸、皮肤、眼科等科室就诊。由于治疗用药的特殊性问题,儿童应该在儿科就诊诊治。 6、注意生活工作环境清洁卫生。勤扫房间,除尘除霉,谨防潮湿,天气好时,及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洁不刺激呼吸道。定时清洗被罩,以清除尘螨变应原。花粉季节戴口罩,少出门。对动物皮毛过敏者,建议不养宠物,与宠物保持距离。装有空调设备,使用加湿器具时,要注意对设备器具的定期保养维修清洗,防治霉菌滋生污染室内环境。 7、已做过过敏源测试,明确了自己的过敏物质后,过敏性鼻炎患者必须十分注意避免食用已知的引起过敏的食物或接触已知的过敏原。选用购买食品时需要认真审查食品配方与说明书。留心关心自己居住地、工作处,活动地点的环境情况,注意防范与避免已知的过敏原的影响。 8、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对花粉过敏者,在春秋病情高发时期,减少出门,必须出门时,仔细穿好衣物做好全身防护,佩戴口罩、眼镜等做好重点部位防护。对尘螨过敏者应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干爽,减少尘螨粉尘。对动物毛屑过敏者不养宠物。 9、遵医嘱服药,自己添加选用药物要十分谨慎小心,严防药物过敏问题加重病情与治疗的难度。最好在选用购买药物前,咨询一下医生。药物过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性疾病,是由IgE介导或者非IgE介导的、非剂量依赖的、不可预测的药物不良反应。药物过敏的症状取决于所涉及的免疫机制的类型,绝大部分患者可在服药后第一天或者两天内身上出现药物性皮疹,也可延迟到用药后8~10天才出现,另外,服药后数小时内通常还会出现心跳过速、皮肤瘙痒,严重时,可因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病情迅速恶化引起药物性休克,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患者死亡。由于过敏反应的机制与临床表现与各种过敏性疾病相似,一致或成叠加,临床所用的所有药品,从发病机制方面考虑,都可能存在诱发特应体质的人发生过敏反应,所以,有过敏性疾病史,特别是过敏性鼻炎患者必须清楚防范要求,做好自己的防范工作。 10、药物防治原则: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治疗,找到病因,切断过敏原,再结合药物及其他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过敏性鼻炎大部分患者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需要终身间歇性阶段性治疗,部分患者治疗效果可保持终身。需要强调一下:出现黄涕、脓涕,血涕、头痛、发热、咽痛、胸闷、胸痛、气短等其他症状时,注意合并感染与病情加重进展扩展问题,必须就医,强化抗菌消炎治疗。药物治疗:(1)抗组胺药主要通过与组胺竞争效应细胞膜上的组胺受体发挥抗H1受体的作用。传统的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因其中枢抑制作用,对从事精密机械操作和司乘人员、高空作业人员应慎用或不用。而新型的抗组胺药,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的非镇定性H1受体拮抗剂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不但克服了传统抗组胺药的中枢抑制作用,而且抗H1受体的作用明显增强,但亦有一些严重并发症,如心功能障碍等。(2)肥大细胞稳定剂色甘酸钠有阻断肥大细胞表面膦酸酯酶A的激活作用和防止肥大细胞脱颗粒的作用,或2%色甘酸钠水溶液滴鼻,主要缺点是起效慢,需提前1~2周用药,且维持时间短。(3)减充血剂这可滴鼻或口服如1%麻黄碱滴鼻剂、尔可安等,能有效缓解鼻充血,但如使用不当,可引起药物性鼻炎、中枢兴奋和血压升高等。(4)皮质类固醇这具有抗变态反应、抗炎作用,能明显减轻各种炎症反应,缓解鼻变态反应,包括鼻塞症状。肌肉注射糖皮质激素和鼻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副作用较多,故现临床不推荐使用。鼻内皮质类固醇是治疗变应性鼻炎最有效的药物,其疗效超过抗组胺药、减充血剂和色甘酸钠,日益成为第一线治疗药物。它不但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有效,还显示用于鼻息肉切除后可以预防复发。现有的鼻内皮质类固醇制剂有二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等。该类制剂按使用剂量使用1~2周后,对病情做出评估,并根据疗效调整剂量。用药原则是使用最小剂量达到好的疗效。 11、中医药治疗:辨证施治得当,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对于使用长期使用西药治疗产生耐药性或疗效不佳,或因药物过敏影响用药治疗者,信任中医药治疗者,可以选用中医药治疗。常用中医药辨证施治方案介绍:(1)肺气虚寒,卫表不固主证:阵发性鼻塞,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嗅觉减退,早晚易发,畏风怕冷,遇风(寒)即作,容易感冒;气短懒言,语声低怯,自汗,面色苍白,咳嗽痰稀或咳喘无力。舌质淡,舌苔薄白,脉 细虚弱。检查见下鼻甲肿大光滑,鼻粘膜淡白或灰白水肿,鼻道可见水样分泌物。治法:补益肺气,固表护卫,温肺散寒。方药:偏于气虚选用:玉屏风散加减:防风10克、黄芪30克(蜜炙)、白术15克。若鼻痒如蚁行,可酌加僵蚕、蝉蜕;若喷嚏、清涕、语声低怯者,可酌加人参、茯苓、山药;若腰膝酸软者,可酌加枸杞子、 制首乌;若畏风怕冷、清涕如水者,可酌加桂枝、干姜、大枣等。或者玉屏风散合并加味苍耳子:黄芪、白术、防风、荆芥、苍耳子、辛夷、白芷、细辛、薄荷、连翘、豆豉、炙甘草、生姜偏于虚寒选用:温肺桂枝汤《医醇剩义》卷四:桂枝、当归、茯苓、沉香、苏子、橘红、半夏、瓜蒌实、 桑皮。(2)脾气虚弱,化生不足主证:鼻塞鼻胀较重,鼻涕清稀,鼻塞不通,淋漓而下,嗅觉迟钝。鼻塞,鼻痒,清涕连连,喷嚏突发,面色萎黄无华,消瘦,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四肢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胖,边有齿痕 ,苔薄白或腻,脉细弱无力。检查见下鼻甲肿大光滑,粘膜淡白,或灰白,有水样分泌物。(小儿过敏性鼻炎,多表现肺脾气虚之证)治法:益气健脾,温运中阳方药:可选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卷中方药组成: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生姜、大枣 若腹胀便溏、清涕如水、点滴而下者,可酌加山药、干姜、砂仁等;若畏风怕冷,遇寒则喷嚏频频者,可酌加防风、桂枝等 ;若四肢不温、畏寒腰痛者,可酌加肉桂、附子、枸杞子。偏于肺脾气虚,水湿泛鼻选用:参苓白术通窍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党参、茯苓、泽泻各12克,苡仁、白扁豆、白术、红花、菖蒲各9克,陈皮、木通、灯芯各6 克水煎服偏于脾虚气滞痰湿选用:香砂六君子丸《国典》组成:广木香24克 西砂仁24克 炒党参60克 炒白术60克 茯苓60克 炙甘草30克炒广皮30克制半夏60克共研细末,每料用生姜、枣子各30克,煎汤代水 泛丸,如绿豆大,约成丸300克。每日二次,每次6克,食后开水吞服。注: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而见的胃脘胀痛。偏于脾胃虚寒亦可选用:理中汤或小建中汤化裁理中汤: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小建中汤:饴糖(30克)桂枝(9克) 芍药(18克) 生姜(9克) 大枣(6枚) 炙甘草(6克)。治疗过敏性鼻炎(鼻炎)常用中成药(治疗鼻渊鼻鼽中成药):通窍鼻炎胶囊、鼻渊通窍颗粒、鼻炎片、藿胆滴丸、香菊胶囊,千柏鼻炎片,辛夷散颗粒,辛芩颗粒,玉屏风颗粒等。需要在医师与药师的指导下合理有效选用。 12、过敏性鼻炎饮食与保健注意事项:(1)禁忌烟、酒、咖啡、可可。(2)禁忌辛辣、燥热动火易致衄血的食物。(3)禁忌霉变、油煎、肥甘油腻的食物。(4)保持居室与工作环境整洁干净,通风良好,温度适宜。避免空调冷风直吹,避开对流气流大的地方、粉尘烟雾气味浓重的地方与阴冷潮湿发霉的地方。(5)个人用品,特别是衣物、美容化妆品、个人用品,需谨慎选择与使用,确保质量与品质,购买时需要仔细研究说明书与配方。发现或者怀疑与自己过敏相关的物品,不能继续使用。(6)活动锻炼外出宜风和日丽之时,避开风大、潮湿,粉尘大,气味重,闷热不透气的地方与交通主干道。衣着得当,保暖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