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功能障碍
发表者:陈善闻 人已读
记得《红楼梦》到第六回,有一段:袭人服侍宝玉穿衣时,“不觉伸手至大腿处,只觉冰凉一片沾湿,唬的忙退出手来……宝玉红涨了脸……含羞央告道:‘好姐姐,千万别告诉人。’袭人亦含羞笑问道:‘你梦见什么故事了?是那里流出来的那些脏东西?’这段描述的是宝玉遗精。
如果说初潮代表女性步入性成熟的大门,那么遗精也可以作为男性走向性成熟的标志。几乎所有男性的一生中都会经历遗精,从某种意义上讲,遗精也是大多数男性天然的性启蒙。而在这个过程中,不少男性也会对遗精产生困惑,甚至被深深困扰。
男性发育到了一定程度都会有遗精的表现,这主要是因为精囊可以储存的精液有限,多余的精液就会排出体外,这就是遗精,而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频繁遗精的情况,这就有可能是与生活方式有关,如果长期没有性生活,频繁遗精是的确可能发生的,而频繁遗精,也不一定是生理上的原因,有可能是疾病导致,因此生殖器出问题的时候也可能导致遗精。
遗精一般发生在男性青春期之后,12岁之下的男孩很少发生,14岁发生的几率约为25%,16岁为55%,18岁为70%,到45岁至少有90%的男性有遗精出现,遗精的频率多数为每周1次或者数周1次。
一.什么是遗精
随着身体发育程度的不断加深,男性生殖器开始不断成熟,且睾丸会源源不断的产生精子,精囊与前列腺也开始不断分泌出精浆,这些物质每天不停地生产着,并不断贮藏在精囊内。任何一个仓库,容量再大,只要是连续不断地只进不出的话,总有一天会出现仓库容纳不下的情况。
作为“精液库”的精囊就是这样,由于其容量有限,当它贮存不下时,便会发生“精满则溢”的现象,这就是遗精。
遗精是指在无性生活时的射精活动。通常遗精分为两类,在睡梦中发生成为梦遗;在清醒状态下发生成为滑精,两种状态统称为遗精。遗精是男性生殖腺开始成熟的标志,通常男子在13-15 周岁之间开始发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我们就能明白:生理性遗精是指未婚青年或婚后分居,无性交的射精。一般2周或更长时间遗精1次,不引起身体任何不适。阴茎勃起功能正常,可以无梦而遗,也可有梦而遗。遗精并非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它还存异常的情况也就是病理性的遗精。
病理性遗精如何判断?
通常来讲,单身的成年男性每周发生遗精的次数为 1-2 次,部分男性稍微增多,均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由于它不像月经那样有规律性,因此判断它们的正常与否,比较困难。为了便于比较和判断,临床医生一般按照周或者月为单位进行诊断。按周为单位:当遗精频次 > 2次/周,且无法控制时并对身体及心理造成严重影响,称为病理性遗精。按月为单位:正常人遗精次数为1-8次/月,次数分布可以是均匀,可以1-2周遗精一次,也可以短期内连续几天每日一次,都属于正常范围。但是如果每月超过8次,则要考虑是病理现象。当然,如果只是根据遗精次数进行判断显然是不准确的,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还要结合身体和心理情况进行诊断。比如精液排出过多导致的虚弱和厌食症;食欲不振或厌食症会导致进一步虚弱;情绪压力、沮丧和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疲劳、背疼、头晕眼花;反复想小便;异常快速的心率。
所以如果你遗精次数超过2次/周(8次/月),然后又出现诸如上述的身体和心理上的负面影响时,这时候便要考虑病理性遗精了,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注意:如果遗精次数正常,但是出现身体和心理上的状态也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二.遗精、滑精的区别
遗精是指没有通过性交,但精液自行泄出的病症。梦遗、滑精都属于遗精轻重不同的两种症候。遗精不全是病理性的,也有生理性的,生理性的遗精通常发生在未婚或者婚后分居的青壮年人群中;一般2周1次或更长时间,遗精量多而精液粘稠,遗精时阴茎勃起功能正常;偶尔遗精是因为被褥过热、阴茎受到外物的摩擦或挤压而致。而病理性的遗精多见于中老年人或身体先天不足者,有的男性还伴有勃起功能障碍,精神状态不佳。
滑精是遗精发展到较为严重的阶段,通常无梦而遗,甚至在清醒状态下就莫名其妙溢出精液,这些都是滑精的表现,属于一种病理性男性疾病。它最大的特征就是精液在男性清醒的状态下溢出。
三.生理性遗精与病理性遗精区别
生理性遗精与病理性遗精之不同在于①年龄不同:生理性遗精多见于青壮年,未婚或婚后分居;病理性遗精多见于中老年或身体先天不足者;②身体状况:生理性遗精者,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或遇事易激动,或劳累紧张的健康人;病理性遗精者,多见于面色无华,身体疲倦,大量吸烟,饮酒无度,过食肥甘,体形虚胖或疲弱之躯,房室过度,色欲不遂等经过;③遗精时的状态:生理性遗精,一般2周1次或更长时间,遗精量多而精液粘稠,遗精时阴茎勃起功能正常;病理性遗精频频而作,有的入夜即遗,或清醒时精液自出,遗精量少而清稀,遗精时阴茎勃起不坚,或根本不能勃起,遗精后出现精神疲惫,腰膝酸软,耳鸣头晕,身体乏力等症。由此可以鉴别。
四.遗精的原因
事出反常必有妖,频繁遗精的出现,往往存在以下几种原因:
1、心理因素:由于对性知识的缺乏,对性问题思想过度集中,对性刺激易于接受,使大脑皮层持续存在性兴奋,从而诱发遗精。
2、性刺激环境影响:黄色书刊或电影等中的有关性的镜头刺激大脑,诱发遗精。
3、过度疲劳:过度体力或脑力劳动,使身体疲惫,睡眠深沉,大脑皮质下中枢活动加强而致遗精。
4、炎症刺激:外生殖器及附属性腺炎症,如包皮龟头炎、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等的刺激而发生遗精。
5、物理因素:仰卧入睡,被褥温暖沉重,刺激、压迫外生殖器,或穿紧身衣裤,诱发遗精。因为穿紧身裤的话就会导致阴茎跟睾丸一直都受到束缚,这样就很容易出现遗精。
6、足疗虽然足疗能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气血、对调节神经系统有益,但足疗做得时间过长、频率过高,会使大脑皮层存在一个持续性兴奋灶,使相关一系列神经也过度活跃,从而导致遗精。
7、泡热水澡经常泡热水澡会使睾丸经常处于一种高温环境中,这对生理功能是非常不利的,也非常容易导致遗精。
8、精满则溢:男生进入青春期,随着性发育成熟,生殖器官睾丸便会产生精子,附属性腺前列腺和精囊等就会分泌精浆,精子和精浆共同构成精液。 就像一座生产繁荣、蒸蒸日上的自动化工厂,精液的制造一经开始,就会逐渐增多,积累到一定数量,体内将无处可存,而必须把精液排放出去。运动后,流经睾丸、前列腺、精囊等处的血液增多,使睾丸产生的精子及附属性腺产生的精浆也增多,因而“精满自溢”的现象也随之增多。
9、大脑皮层功能问题
男性频繁遗精也有可能是大脑皮层功能受损导致的。因为大脑皮层功能受损,就会失去对低级中枢的控制力。这会导致射精中枢的兴奋不再受到大脑皮层的调节,从而不能控制射精的时间和次数。
五.频繁遗精对身体的危害
传统观念上认为“一滴精,十滴血”,觉得射精和遗精会伤元气,损害身体健康。但其实男性每天都能产生几千万至上亿个精子,这些精子即使不排出体外,也会老化、死亡,最后被人体处理掉,所以遗精只能说明身体在正常运作,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要注意的是,遗精的次数及频率因人而异。但如果持续1-2周以上的频繁遗精,或白天一有性冲动精液就自行流出,有可能是病理性遗精。
1、影响精神状态
容易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不稳定、记忆力下降、遇事无精打采、对外界显得十分淡漠、多梦失眠等现象。
必然会影响到学习与工作,于是上课提不起精神、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工作效率每况愈下。
2、影响整体健康状况
如果遗精次数明显增多,而且连续几个月都如此。临床上,必然会出现许多不适症状。例如头昏、眼花、耳鸣、疲倦、腰酸、腿软、口渴、心悸、多汗等,势必影响到整体健康状况。
3、造成性功能障碍对于已婚男子,如果还有频繁的遗精,日久必然会干扰正常性功能的发挥,造成性欲减退、早泄、勃起功能障碍等男子性功能异常。而这种症状又加剧了男人对于遗精的恐惧心理,在特别注意遗精的心理情况下,射精中枢处于兴奋状态。抑制作用降低,就会出现频繁的遗精,越害怕越遗精,越遗精越害怕,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4、男性不育男性频繁遗精会导致与男性生殖相关的锌元素流失,导致精子活力降低,而精子活力降低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
六.怎样才能减少遗精次数?
正常的遗精并不会给身体带来有害影响,但如果频繁遗精,对身心健康都有害处,会出现精神萎靡、头晕乏力、腰腿酸软等现象。可见,发生频繁遗精应该针对诱发病因加以克服,并且可采取如下一些具体指施。
1.正确认识遗精
不要因为有遗精就背上心理负担,更不要忧心忡忡。过度关注;不必要的思想负担会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反而会导致遗精次数不断增加,陷入“恶性循环”无法自拔。
2.留心私处健康
首先一定要注意个人的的卫生习惯,发现遗精之后要清洗丁丁,换上干净的内裤,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生殖器炎症。
如果是包茎、包皮过长的患者,可以到医院进行包皮环切手术。
如果有生殖系统炎症,需及时去正规医院进行诊治。
3.调整睡眠习惯
(1)不穿紧身衣裤人睡,睡觉时可穿宽松透气的纯棉四角内裤。
(2)睡觉时下身及足部不宜盖得太暖太重,睡时尽量避免俯卧位,两手避免放置在性器官部位。
(3)睡前不要大量饮水。
4.减少接触色情内容
未婚青年应多参加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建立正常的生活规律,分散在性问题上的注意力。已婚者应建立规则的性生活方式。有打飞机习惯的朋友们也不要太过频繁,注意适当地减少次数哦~
5.及时治疗
如果遗精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工作,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本文是陈善闻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