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发表者:靳俊功 人已读
12岁花季不幸患有癫痫,辗转求医吃药无效还能怎么办?
小学5年级时,12岁的小可(化名)在课堂上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头向左转、双眼向左侧凝视、口吐白沫,一分钟后缓解。着急的父母第二天便带孩子来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癫痫,给开了丙戊酸钠开始服用,每天一片,再没出现明显发作。三年半后自行停药。家人以为这个噩梦从此就结束了。
2012年上了大学的小可,经常出现上课愣神,再次来到医院,做了24小时脑电图监测,开始用拉莫三嗪早晚各一片,一年多后因发作由月发加重到周发甚至天发,症状也从愣神变为经常咂嘴(口部自动症)、经常咬破嘴唇,拉莫三嗪加量到早晚各两片。
后又辗转多家大医院,先后加服德巴金、左乙拉西坦等药物,但依然没有控制发作。眼看着小可大学毕业面临要参加工作,病急乱投医,听人介绍有中医可以治,随即停了西药,开始中药治疗,结果小可出现了一次患病以来最大的发作,也因为这次发作,不得不回家休养。
2020年10月小可在父母的带领下’慕名来到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找到贺世明教授、靳俊功医生,详细了解小可的病史及发作症状后,建议小可入院评估手术治疗。小可入院后,进行了头部癫痫序列核磁共振MRI检查、视频脑电图监测等综合评估,发现无法行根治性癫痫病灶切除术,建议进行胼胝体切开或迷走神经电刺激手术减少癫痫发作,由于对手术的担心,当时决定出院再调药观察。
2021年1月11日,在回家观察三个月,发作频次加重的情况下小可又一次住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拟行微创迷走神经电刺激术VNS。入院后,完善相关评估检查,无手术禁忌。1月21日贺世明教授带领靳俊功医生,在麻醉手术部支持下,通过左侧颈部小切口把电极绕在迷走神经上,并通过延伸导线跟放在胸大肌下的“电池”刺激器相连,手术历时101分钟,术中小量出血(10ml),术程顺利,麻醉清醒后安返病房。1月27日出院。
2月5日,小可再次返回医院,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功能组组长靳俊功医生为小可打开了迷走神经刺激器,小可没有任何不适,此后的半年小可又调整三次参数,发作得到了很好控制。
难题再突破,摆脱药物难治性!国医难治性癫痫神经调控技术
近30年来一些新的抗癫痫药物也陆续获批。但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比例并没有下降,仍有约30%的患者对现有药物的治疗无效。对三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其尝试另外一种药物实现1年癫痫无发作的比例仅为15%或更少。在筛选合适药物的时候,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因此,神经调控疗法给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提供了一个有效且副作用较少的选择。在各方的努力和支持下,国内首个难治性癫痫神经调控中心在我们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成立,脑科医院副院长林宏教授、贺世明教授强强联合,将应用最新的国际抗癫痫联盟推荐的标准,运用国内外先进的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技术等先进评估技术,开展目前在全球获批用于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三种神经调控技术:迷走神经电刺激术(VNS)、丘脑前核脑深部电刺激术(ANT-DBS)和反应性神经电刺激术(RNS)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
国际医学中心治疗难治性癫痫神经调控三大技术
迷走神经电刺激(VNS)手术,创伤小、可控、长期有效的“电子药”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刺激一侧迷走神经来控制癫痫发作的一种治疗方式。VNS装置:脉冲发生器,俗称电池;刺激电极加连接导线。VNS整个装置都埋在皮下,在体表是看不到的,不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与工作。
特别是对于药物难治性癫痫、无可以治疗的病因、病因治疗失败(如切除术后仍有发作、功能区癫痫)、短期内不能进行病因治疗(如家长顾虑年龄对切除性手术安全性的影响)、病程中经常发生癫痫持续状态、癫痫共患病:抑郁、焦虑、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有癫痫性猝死风险的患者,VNS手术是他们新的治疗希望。
VNS手术治疗过程
这一技术可以避免患者口服药物带来的诸多不良反应,而且手术无需开颅,创伤小,风险低,并发症少;术前定位无需颅内电极等有创检查;术后刺激参数是可以调节的、有效性随时间的延长会逐渐增加;术后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认知及沟通能力,提高记忆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在近两年采用神经调控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迷走神经电刺激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成立国内首个难治性癫痫神经调控中心,这是适应现代癫痫诊疗模式的一种医疗组织结构,通过疾病诊疗的一站式、多学科协作模式,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诊疗流程,达到个体化治疗方案和疗效的最佳化目标。同时中心对于术后的远程程控、个体化程控、同时结合内科药物方案优化、心理康复等全方位的程控模式,让术后的效果更佳。关于探索和建立科学合理的癫痫中心分级管理和评价体系,弥补了难治性的空缺,同时对促进中国抗癫痫事业推进有重要意义。
本文是靳俊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