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锦华_好大夫在线
1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胎盘增厚 Why & How?

发表者:付锦华 人已读

一、胎盘的生理功能

胎盘是介于胎儿与母体之间,主要结构是绒毛,大约在受精后3周,绒毛内的血管开始形成,逐渐形成胎儿-胎盘单位。妊娠中期后,胎盘在宫内环境中迅速生长和分化,妊娠32-34周期间胎盘由长轴生长发育向树枝状绒毛发育转变,表现为胎盘厚度迅速增加,主要有物质交换、防御、合成及免疫功能等等,其形态和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胎儿的安危,是维持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器官。

二、胎盘增厚的病理、生理过程

胎盘内有胎儿和母体两套血液循环,胎儿血与母血不直接相通,通过母胎界面进行物质交换。胎儿血液经动脉直达绒毛的毛细血管与经绒毛间隙的母血进行物质交换,其效率主要由两方面决定:

第一

胎盘绒毛膜板承担着快速转运胎儿和胎盘绒毛血管床的血液,其形态、面积都是胎盘血液高灌注、低阻力的血液循环特点的主要参数;

第二

胎盘面积决定了实际上到底有多少子宫螺旋动脉供应着胎盘-胎儿血液循环,胎盘厚度反映胎盘树枝状绒毛血管量的多少,决定着孕妇与胎儿血氧交换的实际面积。

正常的胎盘发育中,底蜕膜中的胎盘终末绒毛数量是固定的,母亲血流灌注不会影响胎儿面的绒毛血流灌注。当胎盘绒毛面积不足时,绒毛间隙的母血充盈,形成绒毛间隙血栓,绒毛水肿,破坏了子宫胎盘间的血管床,降低胎盘物质交换效率。可见,早孕期影响绒毛滋养细胞增殖、分化、浸润和子宫螺旋动脉重塑的因素,可能造成胎盘增厚。

胎盘增厚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主要表现为梗死和血栓,胎盘绒毛周围纤维素样沉着、钙盐沉积,提示胎盘增厚患者胎盘循环功能不良;胎盘增厚患者胎盘绒毛膜炎检出率高,应警惕宫内感染。

三、胎盘增厚的诊断

足月妊娠妇女产前的胎盘厚度通常不超过4CM,大于5CM的厚度常常诊断为胎盘肥厚。研究者们对正常胎盘厚度的研究结论不一。国外有学者提出,超声所测量的胎盘组织厚度大于其相应孕周的第95非分位数为胎盘增厚;我国学者认为,正常的胎盘质地均匀,胎盘厚度随孕周增加而增长,大致就为妊娠周数±10(mm);胎盘增厚最常见的超声表现为胎盘血池、胎儿水肿及胎儿畸形。

国内研究发现,胎盘增厚与无胎盘增厚相比,子痫前期、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羊水过少、剖宫产率、早产发生率及胎儿丢失率明显增高。

四、胎盘增厚的预防与处理

1、孕期超声诊断胎盘增厚者

孕期超声诊断胎盘增厚者,应纳入高危妊娠管理,定期超声检查,观察胎盘、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同时警惕胎儿异常,如:胎儿水肿、畸形、FGR等,必要时行产前诊断,避免漏诊、误诊,明确胎儿染色体异常时,需终止妊娠;

2、复发性流产患者

复发性流产患者,病因复杂,针对病因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自身免疫及同种免疫异常等。同时,在早孕期积极促进绒毛滋养细胞增殖分化和浸润,促进子宫螺旋动脉重塑。中晚期,重视胎盘血管内皮功能、胎盘血流循环的改善,必要时给予止血、抑制宫缩、抗炎及免疫治疗等对症处理,降低母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3、超声确诊胎盘增厚者

超声确诊胎盘增厚者,建议产后行胎盘病理检查,为不良妊娠预后的病因分析,及再次妊娠咨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五、总 结

综上所述,胎盘增厚能反应胎盘功能的改变,影响胎儿宫内生长发育以及孕妇妊娠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胎盘增厚对不良妊娠结局有一定预测价值,临床医生应重视其重要性,特别是RSA患者,发现胎盘增厚应及时就医,综合评估孕妇和胎儿宫内情况,做出正确临床决策,查找具体病因,明确诊断,给予精准对症治疗,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本文是付锦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