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张临友 人已读
肿瘤真的是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坏东西。
有的患者在手术后,医生给他取下近10cm大小的瘤子,术后再辅助化疗,回家后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生活,平平安安活了好几年。
有的患者,在偶然的体检中发现了一个1cm多的肺结节,按理来说本是场小手术,却在进一步的头颅磁共振检查中,发现颅内已经出现了多个转移性病灶,病情一下子从早期跌入了晚期。
两个案例的对比也让许多人感到诧异,为什么长了那么大的肿瘤都能平安无事,而那么小的结节却突然发生转移了呢?
其实是因为判断肺癌会不会发生转移,光看大小是不够的,还得综合以下几个方面。
01
看肿瘤的分化程度
肿瘤转移的主要因素就是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分化程度常用于表达癌细胞有多大的侵袭性(即它生长和扩散有多快),一般来说,肿瘤分化程度越低,侵袭性越强,转移越早。
其中,可以根据癌细胞在显微镜下的特点来分成三种分化[1]:
高分化的癌细胞:往往看起来接近正常的细胞类型,往往长的较慢,有更好的预后;
中分化的癌细胞:仅保留它们正常细胞的一些特征,生长程度与侵袭程度介于高分化与低分化之间;
低分化的癌细胞:与它们正常分化细胞差异大,是侵袭性最高的肿瘤,预后更差。
总结起来一句话,分化程度越高,越接近正常的细胞,相应的预后情况也是越好的。
02
看肿瘤的病理类型
影响肿瘤发生转移的因素有很多,病理类型也是其中之一。
按基本类型,肺癌可以分成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而相比之下,小细胞肺癌分化程度较低、生长较快,容易通过血液或淋巴管进入其他部位,即便结节很小也能发生转移。
按临床类型来分,非小细胞肺癌又能分成肺腺癌、肺鳞癌、肺大细胞癌等。
肺腺癌虽然生长较慢,但也爱“乱跑”,有时早期便发生血行转移,而发生淋巴转移的时间倒是较晚;
相反地,肺鳞癌比较“安分”,生长缓慢,病程较长,喜欢在局部生长,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患者的肿瘤明明长到了十几公分,却仍局限在胸腔(肺部和纵隔)之内的原因。
03
看肿瘤的基因
我们知道,肿瘤的发生与相关细胞的基因改变有关,肿瘤细胞的转移也是这样。
当肿瘤细胞中发生转移基因的突变或失活,会导致细胞粘附能力下降,进而促进肿瘤的转移。就像从树上掉落进河流中的树叶,肿瘤细胞离开了原来的病灶部位,随着血液或淋巴管转移到别的组织或器官。
例如肿瘤转移基因(mtsl基因)的突变/失活就会造成癌细胞黏附能力的下降;而转移抑制基因(nm23基因等)的高表达则意味着癌细胞发生转移的概率较低。另外,与癌细胞转移相关的还有ras基因、myc基因、突变型P53基因等等。
04
看肿瘤的机体状态
一直以来,在体内和肿瘤作战的主力军,便是我们的免疫系统。可若是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那肿瘤细胞则更容易发生侵袭和转移。
目前,全世界的医学研究者也都倾向于认为,通过提高免疫力,能够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下面是提高免疫的方法:
1.均衡营养,抗癌的基础
①多吃全谷、蔬菜、水果和豆类。
②摄入优质蛋白质:畜禽类、鱼类和蛋类等动物性食物是人体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
③选择低脂烹饪方法,选择烘烤、蒸煮、炖的方式,避免油炸、煎烤食物。
④癌症患者还应当限制酒、加工饮料、糖的摄入,这几大物质是十分明显的致癌物。
2.笑一笑,简单抗癌良方
对于癌症患者也是如此,强大的精神力、良好的心态会成为癌症患者的抗癌能量层,成为抵御癌细胞最强大的动力。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3.每天运动30分钟,高效抗癌
18至64岁的成年人应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度强度或每周75分钟的高强度的有氧体力活动,根据强度区别每次运动不应低于30分钟或15分钟。在运动方式的选择上,癌症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散步、游泳、八段锦、太极拳等。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