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孝臣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鼻整形专区

假体隆鼻存在哪些风险?又该如何预防?

发表者:田孝臣 人已读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关于隆鼻手术失败、患者维权的新闻。其中,有些人在进行鼻部整形手术后,可能会遭遇到一些严重问题,比如鼻尖发红、鼻子形态异常,甚至假体从鼻尖穿出、鼻头坏死等情况。

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不仅令患者痛苦不堪,也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那假体隆鼻存在哪些风险?我们又该如何避免呢?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有关隆鼻风险的事情。


一、为什么有些人假体会从鼻尖戳出来?

假体通常指的是用于隆鼻手术的人工材料,如硅胶和膨体等。

此外,虽然线雕曾一度非常流行,但并不推荐大家采用,因为它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假体隆鼻方法。

线雕.jpg

假体材料戳破鼻尖,可能是以下情况导致的:

1. 排异反应

“假”字之所以被用于描述人工材料,是因为它们并非人体自然生长的部分。

人体的免疫系统具备高度智慧,能够辨别并排斥非自身物质。

通常,用于植入体内的人工材料都是“惰性材料”,具备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排异反应的发生。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个人的体质都是独特的,至少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没有任何一种假体能够确保在植入体内后100%不会引起任何排异反应。

如果隆鼻后发生排异反应,最常见的就是以下两种:

  • 急性排异:手术后立刻出现鼻子红肿,渗出增多,异常肿胀;
  • 慢性排异:鼻子消肿以后,再度出现皮肤红肿,有渗液。

如果确认发生了排异反应,必须及时取出假体,否则如果拖延过久,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溃,甚至假体自行露出。

尽管排异反应的整体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必须强调的是,目前所有的人工材料都存在引发排异反应的风险。

此外,排异反应发生的时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可能在隆鼻术后的几天、几周、几个月内出现,也有可能在术后多年,甚至十几年后才发生。

同时,目前尚无理想的预防方法,这就像疤痕体质一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运气。

2.感染

首先给大家说下“感染”“排异”是两回事。

当我们的免疫系统识别到假体为“异物”时,就会触发排异反应,这是免疫系统试图将异物排除出体外的自然反应。

而感染则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鼻腔内存在相对较多的细菌,同时假体本身并不具备抗菌能力,因此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

一旦发生感染,必须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假体并确保术后效果不受影响。

之所以说是“尽量争取保住假体”,是因为像膨体这样的材料,其结构多孔,对皮肤组织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虽然这种特性有助于防止位移,但一旦感染病菌,可能难以彻底清除,因此只能将假体取出。

反观硅胶这种材料就不会出现这个情况,因为硅胶是整个的实体,只要对假体表面和手术区域进行彻底清创,通常可以保留。

若因感染而取出假体,若仍希望进行隆鼻手术,需等待半年后方可再次进行。

此外,若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无菌观念不强,可能导致术区污染、术后感染,或手术操作不够细致,造成严重组织损伤或术后血肿,都容易引发感染。

因此,我们一再强调,选择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或公立医院,并由专业的整形外科医生进行手术,是确保手术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


3.切口愈合不好

若在切口缝合过程中出现不良对合、缝合处张力过大,或者在拆线后过早地用手挖鼻孔,以及鼻部遭受剧烈触碰或撞击等情况,都有可能导致伤口裂开,从而使假体暴露在外。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手术过程中应确保切口缝合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在术后的恢复期内要避免对鼻部施加过大的压力或外力,以保证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4.皮肤张力过大

当假体被植入鼻子后,由于重力的作用,压力会集中在鼻尖部位,就像有一个尖锐的物体持续刺激鼻尖一样。

在长期的刺激下,鼻尖皮肤可能会破损。因此,在进行假体隆鼻手术时,通常需要使用自体耳软骨或鼻中隔软骨来垫高鼻尖,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鼻头部位并分散压力点,从而减少鼻尖皮肤受损的风险。


二、如何预防风险发生?

如果你决定进行隆鼻手术,务必避免盲目跟风,确保你的决策基于实际情况。你需要认真考虑自己能够承受什么,不能承受什么,并权衡个人的收益与代价,包括手术费用、恢复时间等。

此外,明确自己的具体需求至关重要。“变得更美”是一个相对模糊的目标,因为审美观念因人而异。因此,你需要更具体地描述你的需求。

例如,你是否觉得自己的鼻子不够高?鼻尖不够翘?鼻头过大?还是鼻翼过厚、过宽?明确自己的需求后,你才能与医生进行更有效的术前沟通。

最后,根据个人的基础条件选择合适的医生和手术方式至关重要。避免忽视自身条件,一味追求某种特定的效果。


本文是田孝臣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