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李锦波 人已读
此为第二篇需向患友们分享的关于妊娠中期宫颈长度与早产关系的研究。
在上一次的分享中,我们重点关注了中国女性妊娠18--22周正常的宫颈管长度情况及其与早产的关系,这一次分享的是1996年由J D Iams教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个多中心的研究,这个研究的结果之一“宫颈长度不超过25毫米的妇女与宫颈长度超过25毫米的妇女在妊娠持续时间上的差异显著,并且随着妊娠的进展而继续扩大”被包括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英国皇家妇产科学会(RCOG)及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等国内外许多组织制定早产、宫颈机能不全及宫颈环扎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所参考、引用。
我们一步步来剖析一下这项研究的结果。
这是一项在美国10 家大学附属医院进行的研究,研究的人群是单胎、妊娠约 24 周和 28 周时采用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的女性,研究的主要结果评价指标是35周前早产(图1)。
在这项研究中,2915名女性在妊娠约24周时接受了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其中2531名女性在大约28周时再次接受了检查。在24周时接受检查的妇女中,有126例(4.3%)发生了35周前的自发性早产。宫颈长度在24周时平均为35.2mm,28周时平均为33.7mm,早产的相对风险随着宫颈长度的缩短而增加。
我们发现,与上一篇中国女性人群18--22周平均宫颈管长度相比,美国女性人群24周的平均宫颈长度要更短、并且5%分位及10%分位的孕妇宫颈管长度也更短。这两个研究在24周前宫颈长度之间的差异可能得原因也许是香港学者的研究中孕妇测量宫颈管长度孕周更小所致。另外,可以发现初产妇的宫颈相对经产妇更短(图2)。
当与24周时宫颈长度≥40mm的孕妇相比时,宫颈长度越短,其35周前早产的风险比越高(即早产风险更高),详见(图3)。
24周时,宫颈长度>25mm的患者与宫颈长度≤25mm的患者继续妊娠情况比例及比较结果见(图4)。从图中可以看到,宫颈长度≤25mm 的患者继续妊娠的比例明显低于宫颈长度>25mm的患者。另外,研究发现宫颈长度每增加 1 mm,早产风险降低约10%。此外,28周时宫颈短于24周的患者早产比例为4.2%,而两次测量无缩短的患者早产比例仅为2.1%。
从(图5)展示24周及28周时,不同宫颈长度在预测35周前早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情况。从中我们可知道:
(1)所有孕妇35周前早产比例为4.3%。
(2)24周时宫颈长度≤25mm的患者35周前早产的阳性预测值为17.8%,阴性预测值为97.0%。
(3)从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进行宫颈长度检测中,观察到宫颈漏斗形成的在预测35周前早产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与宫颈长度≤25mm相当。这个研究同样提示我们除关注宫颈长度外,同时关注宫颈漏斗形成的情况亦十分重要。
本文是李锦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4-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