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文莉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疾病也会伪装术:隐藏在脉管畸形里面的儿童恶性肿瘤

发表者:邬文莉 人已读

大自然会伪装,动物昆虫会伪装,人类会伪装,疾病也会。

明明是一个坏分子,常常把自己粉饰一下,装扮成一个和平友好者,不让“宿主”有任何不舒服,比如:疼痛什么的,没有;面瘫什么的,没有;躲在一旁静静的吸收营养。但是坏分子始终是太贪婪,养分吸收得太快,身体也长得比正常组织快,稍微留点心眼,也还是可以被揪出来的。

但是人类,终究还是太仁慈,总是希望,也总是只愿意看到好的一面,不太往坏的方面考虑。

“它又不疼...”

“好久了也没怎么变化呢...”

“孩子能吃能睡,也没有说不舒服”

“孩子可能是被蚊子咬了一口,肿了个包,然后就变大了,我想着没什么,涂点药就好了”

“报告上说,它可能是个淋巴管畸形,这个病我问过了,药物注射也有很好的效果,听起来很吸引,不用留疤痕”

“我不想小朋友脸上留疤痕,可以再观察一下吗?”

病例一:

2岁的小患者,左侧脸上鼓了个包起来,1个月时间长到2cm*2cm,不疼,皮肤不红,也没有溃烂,刚鼓包那段时间有感冒,外院做了磁共振,考虑是个脉管畸形(静脉畸形可能性大,并出血灶),在外院打了一次介入治疗药物,包块变小了,但是过了几天,又鼓了起来,继续打药-消退-鼓包-打药,第三次的医生抽了点标本送了病理,出来的报告让大家都惊呆了:横纹肌肉瘤

病例二:

9岁的小患者,有一天爸爸无意中发现他右边脸比左边大,摸一下发现右边耳朵前面有一个隆起。孩子也没有说不舒服,没有发烧、胃口不好什么的。因为家里有亲戚是医生,建议先做了B超,报告是淋巴管畸形(脉管畸形的其中一种),再做了磁共振,报的还是考虑淋巴管畸形可能。但是我问完病史,做了体格检查,看完所有的B超和磁共振后,还是建议孩子做一个手术探查。爸爸思考了很久,询问是否一定要手术?我说,是的,因为不典型。

有赖于家长的信赖,孩子还是尽早的安排了手术探查,术中冰冻和术后病理提示是淋巴瘤,孩子也做了基因检测确诊,及时的在血液科治疗。

这个病例的淋巴瘤就是一个很善于伪装的坏分子,学会模仿淋巴管畸形的外形,也不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查血结果异常这些淋巴瘤该有的症状,如果一开始按照淋巴管畸形来治疗,可能会延误孩子正确的治疗。

病例三:

1个月大的小患者,妈妈说大概出生后十几天发现左侧脸上鼓了个包,一开始跟蚊子咬一样大小,1周时间长到2cm*2cm,2周时间长到了4cm*4cm大小。孩子吃奶睡觉什么都是好的,不哭不闹。当地医院医生建议他们过来看看,所以就来了。妈妈问:“可以把里面的水抽出来吗?”

我说,不是囊液,是实性的,里面的水是坏死出血灶,要尽快手术探查。

于是,孩子第一天面诊,第二天安排入院、做检查、请会诊,第三天完成了手术探查和活检。术中冰冻的切片说明了一切:小圆细胞,核分裂,倾向于恶性软组织肿瘤。联系了肿瘤科,尽快安排后续化疗。


本文是邬文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