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景祖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罕见的遗传性皮肤疾病——色素失禁症

发表者:盛景祖 人已读

一、什么是色素失禁症?

色素失禁症(Incontinentia pigmenti,IP)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显性遗传性疾病,具有特征性皮肤、眼、骨骼、牙齿、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系统异常。发病率约为1/50000,病例一般为女性,男性病例一般因病情严重而在胎儿期死亡(男性致死)。

二、色素失禁症的致病机制

目前已知唯一引起IP的基因为位于Xq28IKBKG(又称NEMO基因),IKBKG基因突变导致NF-κB信号通路异常,导致细胞功能紊乱及细胞快速凋亡。80%的患者致病基因为IKBK基因4-10号外显子缺失。

图1.NEMO蛋白的结构域(从N端到C端)(图源文献)

IKBKG基因缺失→编码的NEMO蛋白失活→NF-κB信号通道受损→免疫、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异常→多系统损害

图2.NEMO的功能

色素失禁症中,缺乏NF-κB关键调节因子(NEMO)导致NF-κB无法被激活,正常的NF-κB通路可以防止肿瘤坏死因子(TNF)诱导的细胞凋亡。

三、色素失禁症的遗传方式

遗传方式:X连锁显性遗传;主要受累女性(男婴病情重常宫内死亡)

若女方为患者时,与正常男性生育后代时,患儿无论男女,均有50%的概率患病。

若男方为患者时,与正常女性生育后代时,生育女孩为患儿,生育男孩为正常人。

四、色素失禁症的临床特征

(一)皮肤表现

90%以上患者有皮肤改变或损伤,多见于躯干和四肢。表现为顺着皮肤Blaschko线的方向发生皮损和/或斑纹。皮肤改变可分为四个阶段:

图3.Blaschko线的典型走向(图源教材)

(二)皮肤外表现

除皮损以外,患儿还可伴有神经系统损害(表现包括癫痫发作、智力迟钝、昏迷或意识障碍等)、骨骼异常(并指/颅骨变形/侏儒症)、眼部病变(斜视/白内障/视网膜脱离/视神经萎缩等)、牙齿异常(缺牙/牙齿发育不全/畸形)、毛发异常和指甲异常等。

五、如何诊断色素失禁症?

IP的初步诊断取决于临床表现患者家族史

图4. IP更新版诊断标准

辅助检查

(一)皮肤活检

(二)基因检测与诊断

IP不会影响怀孕及生育,但女性患者易发生流产。IP女性患者孕期应考虑胎儿检测,包括分子学检测及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绒毛膜取样等。IP男性患者表现为体细胞嵌合,而不是生殖细胞嵌合,因此男性患者所生的女儿不会患病。

图5.IP的基因诊断流程

六、色素失禁症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1、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常在摩擦或创伤增加的部位(如尿布分布)。

2、水痘带状疱疹:在不同的愈合阶段都有散在水疱。

3、传染性软疣:最初表现为散在的圆顶状丘疹,并最终出现中央脐。

4、线状表皮痣:也存在于Blaschko沿线,但皮肤呈棕色斑块或疣状丘疹,无皮外受累。

5、线状涡轮状痣样色素增多病:早期没有炎症呢个,活检可见显著的表皮色素沉着和缺乏角化不良。

七、色素失禁症的治疗与预后

本病无特异性治疗,一般是对症治疗。皮肤皮损通常会自发消退,无需特殊治疗;若疾病初期发生感染,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减轻皮肤症状。伴随的毛发牙齿、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不随之好转,推荐定期进行基本的神经系统、眼科和牙科检查,以及对母亲进行检查及遗传咨询。

目前认为IP的远期预后取决于是否合并其他系统受累,尤其是神经系统和眼部,如有则预后欠佳。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4-08-26